古诗 | 归舟 |
朝代 | 清代 |
作者 | 毛国翰 |
释义 | 归舟原文归梦经行处,扁舟浩渺间。 危樯过鸟疾,秋水近人间。 野树时藏寺,晴云不在山。 到家应后雁,枫叶想成斑。 诗词问答问:归舟的作者是谁?答:毛国翰 注释1.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参考注释归梦归乡之梦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》:“望望 荆臺 下,归梦相思夕。” 唐 段成式 逸句:“虱暴妨归梦,虫喧彻曙更。”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十八:“心神不定,归梦无聊。” 行处(1).随处;到处。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诗之二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 元 汤式 《赏花时·戏贺友人新娶》套曲:“翠袖分香行处有,綵笔生花梦境熟。” 清 孙枝蔚 《雨》诗:“浮生怜物态,行处触长吟。” (2).走过的地方。 前蜀 韦庄 《叹落花》诗:“ 西子 去时遗笑靨, 谢娥 行处落金鈿。” 扁舟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。——唐· 李白《还山留别金门知己》 浩渺广阔无边 江湖浩渺足春水。——赵孟頫《送高仁卿还湖州》 危樯(1).高的桅杆。 南朝 陈 阴铿 《渡青草湖》诗:“行舟逗远树,度鸟息危檣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夏夜舟中颇凉有感》诗:“扁舟畏朝热,望夜倚危檣。” (2).指帆船。 清 孙枝蔚 《曹娥江舟中》诗:“路转危檣急,沙回乱草浮。” 秋水秋天的水,比喻人(多指女人)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;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——明· 于谦《石灰吟》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 野树生长于野外的树木。 明 何景明 《九日同诸友登贤隐山》诗之二:“野树斜侵郭,河流曲抱城。” 清 汤斌 《送李子德奉旨归养》诗:“关河落照乡山逈,驛路鸣蝉野树深。” 不在(1)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(2)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到家(1) 完备;周详 (2) 在学识和工作上有相当造诣 他的表演还不到家 (3) 回到家中 枫叶枫树叶。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。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晚出西射堂》诗:“晓霜枫叶丹,夕曛嵐气阴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 潯阳 江头夜送客,枫叶荻花秋瑟瑟。” 明 徐霖 《绣襦记·共宿邮亭》:“山远天高烟水寒,两岸楼臺枫叶丹。” 杨朔 《香山红叶》:“我望着红叶,问:‘这是什么树?怎么不大像枫叶?’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