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奉和御制闻早蝉 |
朝代 | 唐代 |
作者 | 徐铉 |
释义 | 奉和御制闻早蝉原文绿树阴阴惬豫游,早蝉清韵远还收。唤回昼梦和宫漏,引起微冰助麦秋。 禁柳烟中飞乍觉,御沟声里听偏幽。 群生遂性宸章悦,从此人间不识愁。 诗词问答问:奉和御制闻早蝉的作者是谁?答:徐铉 参考注释树阴由树叶提供的遮蔽阳光的地面 豫游犹游乐。 北周 庾信 《象戏赋》:“况乃豫游 仁寿 ,行乐 徽音 ;水影摇日,花光照林。” 唐 魏徵 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君臣无事,可以尽豫游之乐,可以养 松乔 之寿。” 宋 曾巩 《和史馆相公上元观灯》:“九衢僊仗豫游归,宝烛星繁换夕暉。” 清 吴伟业 《思陵长公主挽诗》:“豫游推插柳,胜蹟是梳妆。” 蝉清谓蝉声清扬。 唐 段成式 《猿》诗:“却忆书斋值晚晴,挽枝閒啸激蝉清。” 宋 林逋 《淮甸城居寄任刺史》诗:“石莎无雨瘦,秋竹共蝉清。” 宋 陆游 《忠州醉归舟中》诗:“垂首道途悲驥老,满怀风露觉蝉清。” 宫漏古代宫中计时器。用铜壶滴漏,故称宫漏。 唐 白居易 《同钱员外禁中夜直》诗:“宫漏三声知半夜,好风凉月满松筠。” 五代 冯延巳 《鹊踏枝》词:“粉映墙头寒欲尽。宫漏长时,酒醒人犹困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内直奉寄圣俞博士》诗:“独直偏知宫漏永,稍寒尤觉玉堂清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 元顺帝 自制宫漏,藏壶匱中,运水上下。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夜半的宫漏,一点一滴,象扯不断的丝那样长。” 引起(1) 起身 各稍自引起更衣 (2) 某种事物使另一事物出现 引起好感 麦秋麦子成熟后的收割季节,一般在夏季,但具体日期各地不一 禁柳宫中或禁苑中的柳树。 五代 李存勗 《歌头》词:“ 灵和殿 ,禁柳千行,斜金丝络。” 宋 张炎 《渡江云·久客山阴王菊存问予近作书以寄之》词:“新烟禁柳,想如今緑到 西湖 。” 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。 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都邑》:“ 长安 御沟谓之 杨沟 ,谓植高杨於其上也。一曰 羊沟 ,谓羊喜抵触垣墙,故为沟以隔之,故曰 羊沟 也。” 南朝 齐 谢朓 《入朝曲》:“飞甍夹驰道,垂杨荫御沟。” 五代 王继鹏 《批叶翘谏书纸尾》诗:“人情自厌芳华歇,一叶随风落御沟。” 明 张居正 《山月晓仍在》诗:“慈乌惊万树,歷乱御沟隄。” 郭沫若 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庭前斜流御沟一道,沟上横一弓桥,前后有石阑。” 群生众生;一切生物 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,群生和而万民殖。——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 遂性(1).顺应本性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答<难养生论>》:“然松柏之生,各以良殖遂性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养牛马驴骡》:“非直饮食遂性,舒适自在,至於粪溺,自然一处,不须扫除。” 宋 沉遘 《谢赐历日表》:“凡四海之广,莫不受制於庭;而羣生之微,一皆遂性於下。” (2).顺适性情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答客诗》:“专求遂性乐,不计缉名期。”《陈书·后主纪论》:“仁义利物而道远,嗜欲遂性而便身。” 唐 王毂 《赠苍溪王明府》诗:“水云真遂性,龟鹤足齐年。” 宸章皇帝所作的诗文。 唐 王维 《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》诗:“宸章类河汉,垂象满中州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和御制赏花钓鱼》诗之一:“宸章独与春争丽,恩许賡歌岂易陪。” 明 张居正 《宝谟记》:“我 太祖 、 成祖 ……御藻宸章,壼范内训,藏之天府者,彪炳焕烂,莫可殫述矣。” 清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龙井寺》:“ 高宗纯皇帝 ……旬日之中,翠华四至,亲洒宸章三十有一,自来名胜莫之能比。” 从此(1)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(2)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;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——明· 于谦《石灰吟》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 不识(1).不知道,不认识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” 郑玄 笺:“其为人不识古,不知今,顺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 唐 韩愈 《闵己赋》:“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鲁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识羞。” 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。指误杀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识。” 郑玄 注:“识,审也。不审,若今仇讎当报甲,见乙,诚以为甲而杀之者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