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春郊闲望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寇准 |
释义 | 春郊闲望原文风骚离处谢知音,公退何妨纵野吟。弱柳不能牵别恨,片云应念识闲心。 沙平古岸春潮急,门掩残阳暮草深。 凝望江皋动幽兴,数声钟磐出西林。 诗词问答问:春郊闲望的作者是谁?答:寇准 寇准春郊闲望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骚离(1).谓忧愁愤懑,离心离德。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德义不行,则邇者骚离,而远者距违。” 韦昭 注:“骚,愁也;离,叛也。” 汉 焦赣 《易林·履之随》:“三姦相扰, 桀 跖 为交,上下骚离,隔絶天道。” (2).骚乱叛离。《新唐书·韦陟传》:“今中原未平, 江 淮 骚离,若不斋盟质信,以示四方,知吾等协心勠力,则无以成功。” 知音(1)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,钟子期善于听琴,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, 伯牙绝弦,以无知音者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(2)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,能赏识的人 (3) 知心朋友 公退公务完毕,离开官厅。 唐 许浑 《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》诗:“务开唯印吏,公退只棋僧。” 南唐 伍乔 《寄张学士洎》诗:“不知何处好消忧,公退携壶即上楼。” 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八:“ 王元之 在 黄 日,作竹楼与 无愠斋 。记其略云:后人公退之餘,召高僧道士烹茶炼药,则可矣;若易吾斋为廐库厨传,则非吾徒也。” 何妨(1)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(2)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野吟野外吟诗。 唐 杜荀鹤 《春日山居寄友人》诗:“野吟何处最相宜,春景暄和好入诗。” 弱柳柔细的柳条 不能(1) 不可能;不能够 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(2) 〈方〉∶不允许,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(3) 〈方〉∶不至于 别恨离别之愁。 唐 高适 《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》诗:“别恨随流水,交情脱宝刀。” 宋 舒亶 《散天花》词:“驪歌齐唱罢,泪争流。悠悠别恨几时休。” 清 李景福 《与宋怿先同舟至广陵即返白下口占赠别》:“聚欢良不易,别恨復相仍。” 片云极少的云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浮云诗》:“可怜片云生,暂重復还轻。” 唐 杜甫 《野老》诗:“长路关心悲 剑阁 ,片云何事傍琴臺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咏怀次韵》之二:“雷声偶逐片云起,轻碧无劳过雨凝。” 闲心闲适的心情 没有闲心管这种事 春潮春季的潮汐,形容其势之猛 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——韦应物《滁州西涧》 残阳将落的太阳 残阳如血 凝望注目远望 江皋亦作“ 江皐 ”。 1.江岸,江边地。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朝驰余马兮江皋,夕济兮西澨。”《汉书·贾山传》:“地之磽者,虽有善种,不能生焉;江皋河濒,虽有恶种,无不猥大。”《明史·隐逸传·徐舫》:“筑室江皐,日苦吟於云烟出没间。” 郭沫若 《汐集·题傅抱石画<延安画卷>诗之五》:“烈士忠贞垂万古,丰碑百丈耸江皋。” (2).指江中。 明 徐复祚 《投梭记·出守》:“汎江皋,片帆衝千层怒涛。” 清 戴名世 《赠朱字绿序》:“今者江皋孤艇,荒烟落日。” 幽兴(1).微奥的旨趣。 (2).幽雅的兴味。 唐 裴迪 《木兰柴》诗:“缘谿路转深,幽兴何时已。” 宋 叶适 《项君先有幽兴堂其子木即以名庵》诗:“更欲添幽兴,惟消桂几枝。” 清 王贵一 《李三十六拙隐草堂》诗:“年年花事好,幽兴独徘徊。” 西林(1).西面的树林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首阳山赋》:“蟋蟀鸣乎东房兮,鶗鴃号乎西林。” 唐 陈子昂 《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》诗:“西林改微月,征斾空自持。” 唐 王维 《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》诗:“悠悠西林下,自识门前山。” (2).寺名。在 江西省 星子县 庐山 麓,与 东林寺 相对, 晋 太原 中僧 慧永 建。后因以泛指寺院。 唐 许浑 《题苏州虎丘寺僧院》诗:“世间谁似 西林 客?一卧烟霞四十春。” 唐 许浑 《寄契盈上人》诗:“何处是 西林 ?疏鐘復远砧。” 唐 李商隐 《华师》诗:“孤鹤不睡无云心,衲衣笻杖来 西林 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