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浯溪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俞掞 |
释义 | 浯溪原文宋朝一统旧江山,南北中分已百年。壮士不须夸此颂,健提椽笔上燕然。 诗词问答问:浯溪的作者是谁?答:俞掞 参考注释宋朝春秋 时 宋国 公子,容貌甚美。后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。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:“ 卫侯 为夫人 南子 召 宋朝 。” 杜预 注:“ 朝 , 宋 公子,旧通于 南子 。”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不有 祝鮀 之佞,而有 宋朝 之美,难乎免於今之世矣。” 何晏 集解:“ 宋朝 , 宋 之美人而善淫者也。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猕猴赋》:“沐兰汤而滋秽兮,匪 宋朝 之媚人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鹿门隐书》:“虸蚄能害稼不能害人,奸邪善害人。害稼者有时而稔,是不害也。虽有 祝鮀 之佞, 宋朝 之美,其害人也,可胜道哉!” 江山江河和山岭,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江山如画。——宋· 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 千古江山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 南北(1) 北方和南方 (2)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中分(1).均分。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 王駘 ,兀者也,从之游者,与夫子中分 鲁 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项王 乃与 汉 约,中分天下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同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》诗:“宫城烟月饶全占,关塞风光请中分。” (2).从中间分开。 唐 李白 《登金陵凤凰台》诗:“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 白鷺洲 。” (3).分裂。 元 赵孟頫 《岳鄂王墓》诗:“英雄已死嗟何及,天下中分遂不支。” 清 顾炎武 《羌胡引》:“是以祸成于 道君 ,而天下遂以中分。” 指房屋从梁到地面的部分。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技艺》:“凡屋有三分:自梁以上为上分;地以上为中分;阶为下分。” 百年(1)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百年大计 (2) 指人的一生;一辈子 百年之后,即死了以后 壮士勇士,心雄胆壮的人;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壮士十年归。——《乐府麻集·木兰诗》 壮士不死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田横齐之壮士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壮士从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不须不用;不必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周党》:“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、 巢父 ,而建号天下; 周 不待 伯夷 、 叔齐 ,而王道以成。” 唐 张志和 《渔父歌》:“青篛笠,緑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”《警世通言·万秀娘仇报山亭儿》:“哥哥若到 襄阳府 ,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他养着四大盆石榴,两盆夹竹桃,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。” 椽笔《晋书·王珣传》:“ 珣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云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俄而帝崩,哀册諡议,皆 珣 所草。”后因以“椽笔”指大手笔,称誉他人文笔出众。 宋 王安石 《英宗皇帝挽辞》之一:“谁当授椽笔,论德在琼瑶。” 金 刘迎 《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》诗之一:“妙年椽笔赋《长杨》,一日声名满四方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先生文学士,必能衙官 屈 宋 。欲烦椽笔赋‘海市’,幸无吝珠玉。” 叶楚伧 《和仓海秋怀》之七:“儘有金甌毁一角,可堪椽笔扫三军。” 燕然(1).古山名。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的 杭爱山 。 东汉 永元 元年,车骑将军 窦宪 领兵出塞,大破 北匈奴 ,登 燕然山 ,刻石勒功,记 汉 威德。见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。 汉 班固 《<封燕然山铭>序》:“遂踰 涿邪 ,跨 安侯 ,乘 燕然 ,躡 冒顿 之区落,焚 老上 之 龙庭 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铭箴》:“若 班固 燕然 之勒, 张昶 华阴 之碣,序亦盛矣。” (2).泛指边塞。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,常引用之。 南朝 宋 何承天 《安边论》:“比及十载,民知义方。然后简将授奇,扬旌 云 朔 ……铭功於 燕然 之阿,饗徒於 金微 之曲。” 唐 李峤 《饯薛大夫护边》诗:“佇见 燕然 上,抽毫颂武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渔家傲·秋思》词:“浊酒一杯家万里, 燕然 未勒归无计。” 明 汪廷讷 《种玉记·阃命》:“桓桓大将操兵柄,管此去单于繫颈,马到处 燕然 勒名。” (3).指 汉 班固 所撰《封燕然山铭》。亦泛指歌颂边功的诗文。 唐 窦巩 《经窦车骑故城》诗:“荒陂古堞欲千年,名振图书剑在泉。今日诸孙拜坟树,愧无文字续《燕然》。” (4).古地名。《旧唐书·回纥传》:“﹝ 贞观 中﹞以 多览 为 燕然府 , 僕骨 为 金微府 ……於故 单于臺 置 燕然都护府 统之,以导宾贡。”参阅《文献通考·四裔二四》。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