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秋夜曲 |
朝代 | 元代 |
作者 | 赵半间 |
释义 | 秋夜曲原文寒禽认故枝,浇枝犹依依。 凉萤亦知秋,飞来傍床帷。 幽闺刀尺冷,游子何当归。 脩途苦不易,庶无寒与饥。 及此清夜长,为君制裳衣。 诗词问答问:秋夜曲的作者是谁?答:赵半间 注释1.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:皇元风雅卷之四 参考注释故枝旧的枝条。亦喻旧时栖居之处。 汉 应璩 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:“薄援助者,不能追参於高妙,復敛翼於故枝。” 唐 王建 《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》诗:“嫩緑卷新叶,残黄收故枝。” 宋 秦观 《春日偶题呈钱尚书》诗:“三年京国鬢如丝,又见新花发故枝。” 元 陈基 《秋怀》诗之六:“落叶辞故枝,惊鸿亦飘忽。” 依依(1) 形容树枝柔弱,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(2)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尚依依旁汝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(3) 依稀;隐约 依依墟里烟 床帷床帐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十八:“开秋肇凉气,蟋蟀鸣牀帷。”《晋书·郑冲传》:“又赐安车駟马,第一区,钱百万,绢五百匹,牀帷簟褥。” 宋 李上交 《近事会元》卷一:“乘舆,案褥,牀帷,用赤黄。” 幽闺深闺。多指女子的卧室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锦带书十二月启·姑洗三月》:“燕语彫梁,状对幽闺之语。” 唐 崔曙 《古意》诗:“独自幽闺里,夜夜苦更长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十回:“致使幽闺弱质,弄得这般凄凉寂寞!” 刀尺(1).剪刀和尺。裁剪工具。《玉台新咏·古诗<为焦仲卿妻作>》:“左手持刀尺,右手执綾罗。” 唐 张籍 《白紵歌》:“裁缝长短不能定,自持刀尺向姑前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侠女》:“是对户女郎,就吾乞刀尺。” (2).指服装的制作。 唐 杜甫 《秋兴》诗之一:“寒衣处处催刀尺, 白帝城 高急暮砧。” 唐 李邃 《卢夫人崔氏墓志》:“诗书刀尺,皆臻玄奥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送徐无党归婺州》诗:“机杼固已勤,刀尺诚独难。” (3).喻法式规矩。 前蜀 贯休 《上缙云段使君》诗:“活民刀尺虽无象,出世文章岂有师。” (4).喻品评进退人才的权力。《晋书·李含传》:“见 含 为 腾 所侮,谨表以闻,乞朝廷以时博议,无令 腾 得妄弄刀尺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如此之徒,虽能令壤虫云飞,斥鷃戾天,手捉刀尺,口为祸福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为人上宰相书》:“古之善为宰相者……盖在於秉钧轴之枢,握刀尺之要。” (5).方言。修饰,打扮。 高德明 《梦中婚》:“真是人是衣服马是鞍,姑老爷不刀尺不好看。” 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——孟效《游子吟》 浮云蔽白曰,游子不顾反。——《古诗十九首》 浮云游子意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 当归伞形科当归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(Angelica sinensis ),叶为数回轮状复叶,花白色,复伞形花序,根肥大,入药,产于中国 不易(1).艰难,不容易。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:“宜鉴于 殷 ,骏命不易。” 朱熹 集传:“不易,言其难也。”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为君难,为臣不易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》:“要知此种文字,作之可怜,出之不易。” 毛 * 《<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>的序言二》:“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,作了一些注解。” (2).不改变;不更换。《易·乾》:“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。” 王弼 注:“不为世俗所移易。”《汉书·哀帝纪》:“制节谨度以防奢淫,为政所先,百王不易之道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言为常法,不可改易。” 宋 苏轼 《仇池笔记·记张憨子》:“冬夏布褐,三十年不易,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。” 清夜清静的夜晚。 汉 司马相如 《长门赋》:“悬明月以自照兮,徂清夜於洞房。” 唐 李端 《宿瓜州寄柳中庸》诗:“怀人同不寐,清夜起论文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四六回:“而内阁大臣,尤循常袭故,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,清夜捫心,其能 * 乎?” 裳衣裳与衣。亦泛指衣服。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:“东方未晞,颠倒裳衣。”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春秋脩其祖庙,陈其宗器,设其裳衣,荐其时食。” 郑玄 注:“裳衣,先祖之遗衣服也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:“外道服饰,纷杂异製……裳衣无定,赤白不恒。” 清 王士禛 《带经堂诗话·考证·字义》:“ 韩退之 诗多倒用成字,盖本诸《三百篇》, 孙季昭 《示儿编》所拈,如中林、中谷、中河、中路、中田、家室、裳衣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