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雨原文山客龙钟不解耕,开轩危坐看阴晴。 前江后岭通云气,万壑千林送雨声。 海压竹枝低复举,风吹山角晦还明。 不嫌屋漏无乾处,正要群龙洗甲兵。
诗词问答问:观雨的作者是谁?答:陈与义 问:观雨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 问: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?答:陈与义名句大全 陈与义观雨书法欣赏 观雨书法作品
译文和注释译文 老态龙钟的隐士不熟悉农事耕作,大开窗户正身坐于屋中,看窗外阴晴变化。 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,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。 水域吹来的风压得竹枝伏了又起,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。 我不嫌弃居所破败漏雨,正好借此风雨洗刷军队的兵甲刀枪。 注释 山客:隐士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正郭》:“若不能结踪山客,离群独往,则当掩景渊洿,韬鳞括囊。” 龙钟:身体衰老,行动不灵便者。 不解耕:这里指不熟悉农事。 开轩:开窗。 危坐:古人以两膝着地,耸起上身为“危坐”,即正身而跪,表示严肃恭敬。后泛指正身而坐。 云气:云雾,雾气。 万壑(hè)千林:形容众多的山谷和林子。壑,坑谷,深沟。 海:这里指暴雨。 山角:山的转角向外突出处。 晦(huì):昏暗不明。 乾(gān):“干”字的异体字,干燥。 甲兵:盔甲和兵器。 诗文赏析《观雨》作于1130年夏。宋高宗建炎三年(公元1129年)十月,金兵在东南战线攻破临安(今杭州)、越州,继而从海上追击宋朝皇帝,高宗从明州逃至温州。在两湖(湖南湖北)一线,金兵于1130年春天进逼湖南长沙。当年二月长沙守帅向子湮积极组织军民顽强抵抗,形势略有好转。诗人在卞京(今河南开封)失陷后,流寓湖南邵阳,此时正住在贞牟山上。一场夏雨翩然而降,诗人的思绪也随着雨丝在纷飞。该诗虽然写的是雨景,但却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极大关注,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