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方回 |
释义 |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原文高树夕影疏,老荷秋气馥。雨余绚斜照,寓此池上目。 鸣蝉一何厉,坐叹白日速。 东家失其儿,忽骇邻妇哭。 归兮空山中,幽啸抱吾独。 诗词问答问:西斋秋日杂书五首的作者是谁?答:方回 方回西斋秋日杂书五首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夕影犹夕阳。 隋 薛道衡 《夏晚》诗:“流火稍西倾,夕影遍曾城。” 秋气指秋日凄清、肃杀之气。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“春气至,则草木产,秋气至,则草木落。”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秋气憯以凄泪兮,桂枝落而销亡。”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诗之一:“ 曲江 萧条秋气高,菱荷枯折随风涛。” 明 刘基 《秋日即事》诗之七:“秋气萧条 宋玉 悲,西风唯有雁相宜。” 鲁迅 《朝花夕拾·父亲的病》:“其时是秋天,而梧桐先知秋气。” 余绚无限的美。《文选·谢朓<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>诗》:“幸籍芳音多,承风采餘绚。” 刘良 注:“言其雅风采咏餘美。绚,美也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长歌行》:“声徽无惑简,丹青有餘绚。” 元 戴良 《城东会饮送王天锡》诗:“美醑溢流霞,妍谈粲餘绚。” 斜照(1) 光线斜着照射 (2) 斜阳;夕阳 鸣蝉寒蝉;秋蝉。《文选·潘岳<河阳县作>诗》:“鸣蝉厉寒音,时菊耀秋华。” 李善 注引《礼记》:“孟秋,寒蝉鸣。” 唐 高适 《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》诗:“远路鸣蝉秋兴发,华堂美酒离忧销。” 鲁迅 《朝花夕拾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:“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,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,轻捷的叫天子(云雀)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。” 一何何其,多么 使君一何愚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 一何怒。——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 妇啼一何苦。 白日(1) 白天 (2) 太阳 白日依山尽。——唐· 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 (3)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东家旧时称聘用、雇用自己的人或称租给自己土地的人 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。 唐 韦应物 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诗:“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?” 明 李攀龙 《仲春虎丘》诗:“古刹云光杳,空山剑气深。” 李大钊 《警 * 父老书》:“空山已无歌哭之地,天涯不容漂泊之人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