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送李讲主还维扬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强至 |
释义 | 送李讲主还维扬原文定忆婆娑树,双垂满地阴。春风吹社燕,归意逐淮禽。 帆落横江尽,门开小院深。 先挝大1一1法鼓,续震海潮音。 诗词问答问:送李讲主还维扬的作者是谁?答:强至 强至送李讲主还维扬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婆娑(1)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枌》。毛传:“婆娑,舞也。” (2) 枝叶纷披的样子 春风(1)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——杜牧《赠别》 (2)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燕燕子春社时来,秋社时去。故有“社燕”之称。 唐 羊士谔 《郡楼晴望》诗:“地远 秦 人望,天晴社燕飞。” 宋 苏轼 《送陈睦知潭州》诗:“有如社燕与秋鸿,相逢未稳还相送。” 清 方文 《雨夜宿宋玉叔署斋分韵明日将,之宛陵》诗:“官轻如社燕,南北任孤飞。” 横江(1).横陈江上;横越江上。 宋 苏轼 《赤壁赋》:“少焉,月出於东山之上,徘徊於斗牛之间。白露横 江 ,水光接天。” 宋 朱敦儒 《水龙吟》词:“铁锁横 江 ,锦帆衝浪, 孙郎 良苦。” (2).指 横江浦 。地在今 安徽 和县 东南,与南岸 采石矶 隔 江 相对。 唐 李白 《横江词》诗之二:“ 横江 欲渡风波恶,一水牵愁万里长。” 小院小庭院;小院落。 宋 程垓 《芭蕉雨》词:“今夜小院无人,重楼有月。” 顾笑言 《你在想什么?》十三:“这时 二秃子 和 长青 老伴已走进了小院。” 法鼓佛教法器之一。举行法事时用以集众唱赞的大鼓。亦指禅寺法堂东北角之鼓,与茶鼓相对。《法华经·化城喻品》:“击于 * 鼓,而吹 * 螺。” 晋 孙绰 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法鼓琅以振响,众香馥以扬烟。” 唐 李白 《登瓦官阁》诗:“两廊振法鼓,四角吟风筝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五回:“早又前面法鼓金鐃,幢幡宝盖: 铁欖寺 中僧众摆列路旁。” 赵朴初 《东京大街上大步踏》诗:“广播车在前面讲着话,僧人的法鼓在后面打。” 海潮音(1).佛教语。海潮按时而至,其音宏大,故以喻佛、菩萨应时适机说法的声音。《法华经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:“妙音观世音,梵音海潮音,胜彼世间音。” (2).指僧众诵经的声音。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媒合》:“来时只识菩提路,去时还听海潮音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