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六月不雨至七月中自宽一首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苏籀 |
释义 | 六月不雨至七月中自宽一首原文宿舂仅有忧将竭,嘉穗连云委暵暘。厦屋珍台求暂寓,桃笙葵扇殆难当。 荷烝兰藉肴溪涧,藕脆萍馨饭莽苍。 龙火西颓已辰浃,何时得见雨浪浪。 诗词问答问:六月不雨至七月中自宽一首的作者是谁?答:苏籀 参考注释宿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适莽苍者三飡而反,腹犹果然;适百里者宿舂粮;适千里者三月聚粮。”本指隔夜舂米备粮。后以“宿舂”指少量的粮食。《周书·韦孝宽传》:“常以边外之军,引其腹心之众。我无宿舂之费,彼有奔命之劳。” 宋 苏轼 《杭州上执政书》之二:“然三 吴 风俗,自古浮薄,而 钱塘 为甚,虽室宇华好,被服粲然,而家无宿舂之储者,盖十室而九。” 清 王晫 《今世说·雅量》:“ 朱子殷 瓶无宿舂,歌呼笑傲,不改其乐。” 嘉穗见“ 嘉穟 ”。 云委(1).如云之委积。极言其多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虽缀响联辞,波属云委,莫不寄言上德,託意玄珠。”《旧唐书·杜让能传》:“徵发招怀,书詔云委。” 宋 陆游 《彭州贡院记》:“甓坚材良,山积云委。” (2).引申为会合,聚集。《旧唐书·睿宗纪论》:“观夫 天后 之时,云委於二 张 之第; 孝和 之世,波注於三王之门。” 厦屋大屋。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厦屋一揆,华屏齐荣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有木》诗:“匠人爱芳直,截裁为厦屋。” 珍台华美的台。 汉 扬雄 《甘泉赋》:“珍臺閒馆,琁题玉英。” 唐 王勃 《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》:“香闕神行,珍臺妙立。”《宋史·乐志十六》:“珍臺閒馆栖神也,献饗永无穷。” 暂寓犹暂来。 宋 苏轼 《和陶还旧居》:“生世本暂寓,此身念念非。” 宋 陆游 《初夏杂兴》诗之三:“咄咄无穷事,腾腾暂寓身。” 桃笙桃枝竹编的竹席。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桃笙象簟”。 刘逵 注:“桃笙,桃枝簟也, 吴 人谓簟为笙。” 宋 苏轼 《仇池笔记·桃笙》:“ 柳子厚 诗云:‘盛时一失贵反贱,桃笙葵扇安可常。’不知桃笙为何物。偶閲《方言》: 宋 魏 之间,簟谓之笙。乃悟桃笙以桃竹为簟也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夏日杂诗》之七:“竹榻当牕置,桃笙就地铺。”参见“ 桃枝竹 ”。 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子。俗称芭蕉扇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有蒲葵扇五万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》诗:“竹鞋葵扇白綃巾,林野为家云是身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嘲蚊》诗:“驱以葵扇风,薰以艾烟湿。” 难当不易忍受;难以承当 羞愧难当 溪涧两山之间的河沟 莽苍形容郊野景色迷茫,也指无际的原野 烟雨莽苍 龙火(1).指东方七宿中的心宿。东方七宿称苍龙,心宿有星三颗,其主星又称鹑火、大火,故称。《文选·张协<七命>之一》:“若乃龙火西頽,暄气初收。飞霜迎节,高风送秋。” 李善 注:“《汉书》曰:东宫苍龙房心,心为火,故曰龙火也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四七:“宛转龙火飞,零落早相失。”参见“ 二十八宿 ”、“ 心宿 ”。 (2).天子袍服上的龙、火之饰。《旧唐书·舆服志》:“华虫象物,龙火分形。” (3).天之阴火。 宋 陆佃 《埤雅·释兽》:“内典曰:‘龙火得水而炽,人火得水而灭。’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火一·阳火阴火》:“天之阴火二:龙火也,雷火也。” 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九:“龙火焚山,鹤粪枯砌,则见尅之理。” 西颓亦作“ 西隤 ”。向西坠落。指夕阳西下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十:“灼灼西隤日,餘光照我衣。”《文选·潘岳<寡妇赋>》:“四节流兮忽代序,岁云暮兮日西頽。” 李善 注:“《説文》曰:‘頽,坠也。’” 唐 徐浩 《宝林寺作》诗:“逝川惜东逝,驰景怜西頽。” 何时(1).什么时候。表示疑问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皇天滛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时而得乾?” 唐 韩愈 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之六:“寄书 龙城 守,君驥何时秣?”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或问:‘天下何时太平?’” (2).什么时候。表示时间难以确定。 刘大白 《石下的松实》诗:“一棵松树,落下许多松实;不知何时,被压着一块大石。” 浪浪(1).流貌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揽茹蕙以掩涕兮,沾余襟之浪浪。” 王逸 注:“浪浪,流貌也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浪音郎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抗罗袂以掩涕兮,泪流襟之浪浪。” 唐 司空图 《二十四诗品·豪放》:“天风浪浪,海山苍苍,真力弥满,万象在傍。” 宋 苏轼 《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》诗:“蚕欲老,麦半黄,前山后山雨浪浪。” (2).象声词。形容雨、水等流动的声音。 清 卓发之 《裓园嫘史·无山堂》诗:“我看平若水,云际听浪浪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