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杨万里 |
释义 |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原文芦荻中间一港深,蒌蒿如柱不成簪。正愁半日无村落,远有人家在树林。 诗词问答问: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的作者是谁?答:杨万里 杨万里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芦荻芦与荻。 唐 杜荀鹤 《溪岸秋思》诗:“秋风忽起溪滩白,零落岸边芦荻花。”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伐越》:“潜身芦荻,父怨方酬魂未返。” 汪曾祺 《岁寒三友》:“到处是坟头、野树、荒草、芦荻。” 中间(1) 中心 中间突破 (2)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(3)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。 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生水中,嫩芽叶可食。《尔雅·释草》“购、蔏蔞” 晋 郭璞 注:“蔏蔞,蔞蒿也。” 宋 苏轼 《惠崇春江晓景》诗之一:“蔞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” 元 乔吉 《满庭芳·渔父词》曲:“蔞蒿香脆芦芽嫩,烂煮河豚。” 不成——作语气词用在句末,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,常与“难道”、“莫非”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,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半日(1) 一天之半 (2)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颇久 村落村庄 有人家谓女子已经定婚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俩外外姐姐知道他有人家儿了。” 树林通常范围比树丛大而比森林小的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 带孩子们到附近一个树林里去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