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闻虞参政至玉屏山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晁公溯 |
释义 | 闻虞参政至玉屏山原文乡党敬前辈,朝廷尊大儒。公无念丘墓,人自禁樵苏。 此去居衡轴,长留执事枢。 求贤养邦本,深为赞吁俞。 诗词问答问:闻虞参政至玉屏山的作者是谁?答:晁公溯 晁公溯闻虞参政至玉屏山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乡党家乡,乡里 各官之后,就是亲戚,以及乡党。——《幻中真》 还付乡党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 前辈(1) 年岁大的人 前辈之风俗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我的前辈 (2) 较老的一代 革命前辈 (3) 生活在先前时代的人 (4) 一个团体或组织的著名的资格较老的成员 (5)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,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(6) 在职务或进程上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开普勒是 牛顿的前辈 朝廷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,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 吾恐上负朝廷,下愧吾师也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而著名的学者 无念(1).犹言勿忘,不要忘记。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:“王之藎臣,无念尔祖;无念尔祖,聿修厥德。” 毛 传:“无念,念也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传以‘无’为语词,但据《尔雅·释训》:‘勿念,勿忘也。’……《孝经》释文引 郑 注:‘无念,无忘也。’” (2).佛教语。谓无妄念。 唐 白居易 《对小潭寄远上人》诗:“借问不流水,何如无念心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晚起》诗:“北闕停朝簿,西方入社名,惟吟一句偈,无念是无生。” 丘墓坟墓 自禁控制自己的感情 情不自禁 不自禁地沉入回忆 樵苏(1).砍柴刈草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千里餽粮,士有飢色,樵苏后爨,师不宿饱。” 裴駰 集解引《汉书音义》:“樵,取薪也。苏,取草也。”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越界分断水陆採捕及以樵苏,遂致细民措手无所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劳山道士》:“道士问众:‘饮足乎?’曰:‘足矣。’‘足宜早寝,勿悮樵苏。’众诺而退。” (2).打柴砍草的人。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樵苏往而无忌,即鹿纵而匪禁。” 唐 虚中 《石城金谷》诗:“狐兔閒生长,樵苏静往来。” 清 吴伟业 《芦洲行》:“樵苏犹到 钟山 去,军中日日烧陵树。” (3).柴草。 晋 潘岳 《马汧督诔》:“城中凿穴而处,负户而汲,木石将尽,樵苏乏竭,芻蕘罄絶。” 唐 杜甫 《哭李尚书》诗:“樵苏封葬地,喉舌罢朝天。”《醒世恒言·独孤生归途闹梦》:“后遭 安禄山 贼党 史思明 攻陷 东都 ,杀戮僧众,将鐘磬毁为兵器,花果伐为樵苏。” (4).指日常生计。《南齐书·东昏侯纪》:“郊郭四民皆废业,樵苏路断,吉凶失时。” 唐 曹松 《己亥岁》诗之一:“泽国江山入战图,生民何计乐樵苏!” 明 谢榛 《秋日怀弟》诗:“生涯怜汝自樵苏,时序惊心尚道途。” 执事(1) 从事工作;主管其事 朝夕执事之劳 (2) 有职守之人;官员 令执事准备 (3) 差事;工作 找一份执事 (4) 基督教会的低级圣职人员 (5) 担任工作、职务,特指举行典礼时担任专职的人 (6) 先生,兄台——旧时的书信中用以称对方,表示对人的敬称,不直指其人之意 太尉执事,辙生好为文,思之至深。—— 苏辙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 (7) 旧指仪仗 打执事的 (8) 指在左右侍从的人 求贤寻求贤能的人。《诗·周南·卷耳序》:“《卷耳》,后妃之志也,又当辅佐君子,求贤审官,知臣下之勤劳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君道》:“故明君在上,慎於择士,务於求贤。” 唐太宗 《春日玄武门宴群臣》诗:“庶几保贞固,虚己厉求贤。”《宋史·忠义传一·李若水》:“正宜置驛求贤,解榻待士,采其寸长远见,以兴治功。” 邦本国家的根本。《书·五子之歌》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寧。” 孔 传:“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民惟邦国之本,本固则邦寧。”后因以“邦民”指人民。 唐 杜甫 《入衡州》诗:“凋弊惜邦本,哀矜存事常。” 明 张瀚 《松窗梦语·宦游记》:“年飢发粟賑济,此恩施困穷,培植邦本至意。” 吁俞同“訏俞”。 见“ 吁咈都俞 ”。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