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曹勋 |
释义 | 原文晚岁归心岂易收,挂冠已去复淹留。东方曼倩多奇节,司马相如故倦游。 床上诗书供一笑,山中松桂入清愁。 儿童怪我经春病,此意还能掩得不。 诗词问答问:《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》的作者是谁?答:曹勋 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晚岁(1).晚年。 唐 杜甫 《羌村》诗之二:“晚岁迫偷生,还家少欢趣。” 宋 叶适 《高令人墓志铭》:“晚岁,三子始育,始有宅居。” 清 沉钦圻 《赠徐元叹》诗:“晚岁依空门,菴名落木归本根。” (2).岁暮。 隋 孙万寿 《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》诗:“晚岁出 函关 ,方春度 京口 。” (3).谓欠收。喻不得志。《文选·曹植<赠徐干>诗》:“良田无晚岁,膏泽多丰年。” 李善 注:“无晚岁、多丰年,喻必荣也。”《北史·杨侃传》:“亲朋劝其出仕, 侃 曰:‘苟有良田,何忧晚岁?但恨无才具耳。’” 归心(1) 回家的念头。即归思 朔风动秋草,边马有归心。——晋· 王讚《杂诗》 (2) 真心归附 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——《论语·尧日》 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—— 三国魏· 曹操《短歌行》 挂冠辞官 即解冠挂东都城门,归将家属浮海,客于辽东。——《后汉书·逢萌传》 已去表示从现在起到将来的时间。“已”同“以”。可译成“以后” 从此已去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淹留长期逗留;羁留 东方——复姓 如:东方朔(西汉人,知识丰富,生性恢谐。长于文辞,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) 奇节奇特的节操。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论》:“ 萧相国 何 于 秦 时为刀笔吏,録録未有奇节。” 宋 苏轼 《上韩太尉书》:“ 东汉 之末,士大夫多奇节而不循正道。” 高旭 《侠士行》:“深沉好读书,少小励奇节。” 马相如汉 司马相如 的简称。 唐 李商隐 《梓潼望长卿山》诗:“ 梓潼 不见 马相如 ,更欲南行问酒壚。” 元 无名氏 《渔樵记》第一折:“总饶你似 马相如 赋《子虚》,怎比的他 石崇 家夸 金谷 。” 元 萨都剌 《平川幽居》诗之二:“ 汉 廷论封禪,应问 马相如 。” 倦游游兴已尽 倦游归来 诗书(1) 指《诗经》和《尚书》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,无奔走之劳矣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(2) 泛指一般书籍、诗文 十五弹箜篌,十六诵诗书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漫卷诗书喜欲狂。——唐· 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 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。 宋 陆游 《枕上作》诗:“犹有少年风味在, 吴 笺著句写清愁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湘月·壬申夏》词:“纔见一抹斜阳,半隄香草,顿惹清愁起。” 戴望舒 《烦忧》诗:“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,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。” 儿童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。——唐·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 春病(1).春季发生之病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春病在阴,秋病在阳。” 唐 王涣 《惆怅》诗:“夜寒春病不胜怀,玉瘦花啼万事乖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自问》诗:“老慵难发遣,春病易滋生。” (2).相思之病。 宋 孙光宪 《浣溪沙》词:“长有梦魂迷别浦,岂无春病入离心。” 苏曼殊 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五章:“女弟此言非确,实则人传彼姝春病颇剧耳。” 得不能不;岂不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“伐 南山 大梓” 司马贞 索隐引《录异传》:“ 秦 若使人被髮,以朱丝绕树伐汝,汝得不困耶?” 唐 李德裕 《次柳氏旧闻》:“ 志忠 晚乃谬计耳,其初立朝,得不为贤相乎?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九五回:“吾兵止有二千五百,若弃城而走,必不能远遁。得不为 司马懿 所擒乎?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