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於南溪竹上,既而忘之,昨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苏轼 |
释义 | 原文谁谓江湖居,而为虎豹宅?焚山岂不能,爱此千竿碧。诗词问答问:《九月中曾题二小诗於南溪竹上,既而忘之,昨》的作者是谁?答:苏轼 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虎豹(1).喻指 * 之人。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陛下不悟,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,豺狼乳於春囿。” 唐 韦应物 《京师叛乱寄诸弟》诗:“覉离守远郡,虎豹满 西京 。” 清 方文 《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》诗:“虎豹当关欲嚙人,季女何能不憔悴?” (2).比喻勇猛的战士。 唐 罗隐 《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》诗之一:“门外旌旗屯虎豹,壁间章句动风雷。” (3).比喻富有文采。 宋 黄庭坚 《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》诗:“ 谢公 文章如虎豹,至今斑斑在儿孙。” (4).形容怪石。 宋 苏轼 《后赤壁赋》:“履巉巖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。” 焚山(1).失火之山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嘉遯》:“水虽胜火,而升合不足以救焚山。” (2).犹焚死。 清 钱谦益 《曹能始为先夫人立传寄谢》诗:“筑室不堪论旧隐,焚山寧復问新封。”参见“ 焚死 ”、“ 焚林 ”。 不能(1) 不可能;不能够 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(2) 〈方〉∶不允许,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(3) 〈方〉∶不至于 诗文赏析【原题】: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於南溪竹上,既而忘之,昨日再游,见而录之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