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颂古四首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释景元 |
释义 | 颂古四首原文阿家新妇最相怜,新妇骑驴家便牵。几度醉归明月夜,笙歌引入画堂前。 诗词问答问:颂古四首的作者是谁?答:释景元 释景元颂古四首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阿家丈夫的母亲。《宋书·范晔传》:“ 曄 妻先下抚其子,回駡 曄 曰:‘君不为百岁阿家,不感天子恩遇,身死固不足塞罪,奈何枉杀子孙。’” 唐 赵璘 《因话录·商下》:“ 王 ( 西平王 )掷筯怒曰:‘我不幸有此女,大奇事。汝为人妇,岂有阿家体候不安,不检校汤药,而与父作生日,吾有此女,何用作生日为?’”《敦煌变文集·孝子传》:“新妇闻之方割股,阿家喫了得疾平。” 徐震堮 校:“‘家’同‘姑’。” 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九:“ 唐 宋 妇人,每称其姑曰阿家,以 曹大家 例之,似阿家亦应读姑。” 古代公主、郡主、县主的称呼。 唐 李匡乂 《资暇集》卷下:“公、郡、县主,宫禁呼为宅家子。盖以至尊以天下为宅,四海为家,不敢斥呼,故曰宅家,亦犹陛下之义。至公主已下,则加‘子’字,亦犹帝子也。又为阿宅家子。阿,助词也;急语乃以宅家子为茶子,既而亦云阿茶子,或削其子,遂曰阿家。以宅家子为茶子,既而亦云阿茶子,削其子字,遂曰阿茶。” 新妇称“新娘子” 相怜相互怜爱;怜惜。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古语有之:‘生相怜,死相捐。’” 宋 王安石 《酬宋廷评请序经解》诗:“未曾相识已相怜,香火灵山亦有缘。” 归明(1).谓归服圣明之主。 唐 白居易 《代忠亮<答吐蕃东道节度使论结都离等书>》:“北虏何为归明,南蛮何为归化?”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贼将 李详 下牙队斩 华州 守将归明。” 宋 叶适 《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》:“归明人宜散处州县,不当聚畿甸。” (2). 宋 代称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到 宋 朝廷补官为“归明”。 宋 赵昇 《朝野类要·入仕》:“归明:谓元係西南蕃蛮 溪峒 ,久纳土,出来本朝补官,或给田养济。” 月夜有月光的夜晚。《魏书·李谐传》:“座有清谈之客,门交好事之车。或林嬉於月夜,或水宴於景斜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支诺皋中》:“花盛时,每月夜有小人五六,长尺餘,游於上。” 清 吴敏树 《新修吕仙亭记》:“至於为月夜泛舟之游,无风波卒然之恐,惟亭下可也。” 巴金 《灭亡》第九章:“她很爱月夜,每逢月夜总是睡得很迟。” 笙歌(1) (2) 和笙之歌 (3) 泛指奏乐唱歌;笙歌鼎沸(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) 入画纳入画中,形容景色的美丽 小山村的一草一木都可入画 堂前(1).正房前面。 汉 无名氏 《艳歌行》:“翩翩堂前燕,冬藏夏来见。” 晋 陶潜 《归园田居》诗之一:“榆柳荫后簷,桃李罗堂前。” 唐 杜甫 《又呈吴郎》诗:“堂前扑枣任西邻,无食无儿一妇人。” (2).正厅。 唐 朱庆馀 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诗:“洞房昨夜停红烛,待晓堂前拜舅姑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﹝ 翠莲 ﹞泡了一盘茶,托至堂前,摆下椅子,走到公婆面前,道:‘请公公、婆婆堂前吃茶。’”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奔月》:“ 羿 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,走到堂前,坐下,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、彤矢、卢弓、卢矢、弩机、长剑、短剑。” (3).代指母亲。《宋史·列女传·陈堂前》:“ 陈堂前 , 汉州 雒县 王氏 女,节操行义为乡人所敬,但呼曰堂前,犹私家尊其母也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