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晦日同苗员外游曲江 |
朝代 | 唐代 |
作者 | 李端 |
释义 | 晦日同苗员外游曲江原文晦日同携手,临流一望春。可怜杨柳陌,愁杀故乡人。 诗词问答问:晦日同苗员外游曲江的作者是谁?答:李端 李端晦日同苗员外游曲江书法欣赏
全唐诗:卷286_46 参考注释晦日(1).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。《公羊传·僖公十六年》:“何以不日?晦日也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韶传》“会 翊 帐下, 徐元 、 孙高 、 傅婴 等杀 览 员 ” 裴松之 注引《吴历》:“晦日设祭除服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缅甸归诚本末》:“晦日,都司 哈廷标 於 宛顶 遇 大山 土司之从子 阿笼 。” 章士钊 《赵伯先事略》:“ 伯先 取晚轮,以晦日晨达 广州 ,而事已前败,七十二烈俱殉。” (2). 唐 时曾特以正月晦日(三十日)为晦节,至 德宗 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。 唐 杜甫 《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》诗之一:“非君爱人客,晦日更添愁。” 浦起龙 心解:“ 唐 以正月晦日为中和节。” 仇兆鳌 注引 洪仲 曰:“《唐志》: 德宗 时 李泌 请废正月晦日,以二月朔为中和节,则是前此以晦日为节也。” 明 杨慎 《升庵诗话·韩滉晦日呈诸判官》:“‘晦日新晴春意饶,万家攀折度长桥。年年老向江城寺,不觉东风换柳条。’ 唐 人以正月三十日为晦日,君臣宴饮,应制赋诗。”《四库全书总目·小说二·独醒杂志》:“ 唐 改正月晦日为中和节,载於 鄴侯 家传。当时尝以命题试士,其诗载於《文苑英华》,本非僻事,而试官谬举清明寒食之説, 敏行 亦不能纠正。”参见“ 中和节 ”。 携手手拉手 携手并肩 一望(1).眺望一下;看一下。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落日登高》诗:“凭高且一望,目极不能捨。” 宋 孙光宪 《浣溪沙》词:“蓼岸风多橘柚香,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三六回:“佇立草坡,一望并无客旅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隔墙一望,里面塔影冲霄,松声满耳,香烟冷落,殿宇荒凉。” (2).指目力所及的距离。亦泛指较近的距离。 元 王实甫 《丽春堂》第一折:“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九回:“ 武昌 一望之地,最为紧要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九三回:“我这寺一望之前,乃是 舍卫国 。” 可怜(1)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(2)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杨柳陌路旁栽杨柳的道路。多用指分别之处。 唐 卢照邻 《首春贻京邑文士》诗:“寒辞杨柳陌,春满凤皇城。” 唐 王维 《观别者》诗:“青青杨柳陌,陌上别离人。” 愁杀亦作“ 愁煞 ”。谓使人极为忧愁。杀,表示程度深。《古诗十九首·去者日以疏》:“白杨多悲风,萧萧愁 * 。” 南唐 冯延巳 《临江仙》词:“夕阳千里连芳草,萋萋愁煞王孙。” 明 徐渭 《长干行》之三:“月明打开犹自可,月黑打开愁杀他。” 姚雪垠 《言志篇》:“老马伏辕征路远,晓窗愁杀白头翁。” 故乡家乡,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