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金丹诗四十八首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张继先 |
释义 | 金丹诗四十八首原文学佛回心又学仙,两头扪摸不能专。大都错路生迷惑,便见迷途易变迁。 得事只烹身上药,痴心莫望火中莲。 但能求已兼求命,休说三千与大千。 诗词问答问:金丹诗四十八首的作者是谁?答:张继先 张继先金丹诗四十八首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学佛(1).学习佛法。谓出家做和尚。 唐 方干 《贻亮上人》诗:“人间学佛知多少,浄尽心花只有师。” 唐 黄滔 《送僧》诗:“纔年七岁便从师,犹説辞家学佛迟。” 五代 徐夤 《山寺寓居》诗:“披緇学佛应无分,鹤氅谈空亦不妨。” 宋 李觏 《回明上人诗卷》诗:“学佛有餘力,吟诗过一生。” (2).指信仰或研究佛教。 唐 郑愚 《潭州大沩山同庆寺·大圆禅师碑铭序》:“知余学佛,求为讚説。”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马胤孙》:“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,故多斥浮屠之説,及罢归,乃反学佛,撰《法喜集》、《佛国记》行於世。” 回心(1).改变心意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夫移风易俗,使天下回心而乡道,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。” 宋 司马光 《回心》:“何谓回心?曰:去恶而从善,捨非而从是。” 元 关汉卿 《金线池》第三折:“酒席中间,慢慢的劝他回心。” (2).转念。《红楼梦》第九十回:“却自己回心一想,他到底是嫂子的名分,那里就有别的讲究了呢?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○五回:“回心一想,我几十年的老江湖,难道不及他一个小孩子。” 鲁迅 《花边文学·大雪纷飞》:“那么,回心一想,一定可以记得他们有许多赛过文言文或白话文的好话。” 回头;改变心意。 晋 潘岳 《悼亡》诗之一:“僶仰恭朝命,迴心反初役。”《全唐诗》卷八六二载《示胡二郎歌》:“感君恩义言方苦,火急迴心求出路。” 学仙亦作“ 学僊 ”。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 黄帝 且战且学僊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天咫》:“人姓 吴 名 刚 , 西河 人,学仙有过,謫令伐树。” 五代 徐夤 《溪隐》诗:“将名将利已无缘,深隐清溪拟学仙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后饮酒诗》之三:“为言学仙好,人间竟何为。” 见“ 学仙 ”。 两头(1) 两端 甘蔗没有两头甜 (2) 两方面 我招谁惹谁了,弄得个两头受气 扪摸触摸;摸索。《释名·释宫室》:“门,捫也。在外为人所捫摸也。”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三:“﹝ 乔玄 ﹞於中门卧,夜半后,见东壁正白,如开门明。呼问左右,左右莫见,因起自往,手捫摸之,壁自如故。还床復见。心大怖恐。” 明 袁宗道 《梦花》诗:“以手急捫摸,验是真花否?” 清 黄遵宪 《番客篇》:“不如无目人,引手善捫摸。” 不能(1) 不可能;不能够 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(2) 〈方〉∶不允许,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(3) 〈方〉∶不至于 大都中国元朝(1271—1368)首都,即今北京,1272 年在营建中命名“大都”,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迷惑(1) 使人迷乱 迷惑敌人 (2) 心神迷乱,辨不清是非 迷途错误的道路;邪路。借指不知如何行事 今某已遇祸而死,愿求清晦,指点迷途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迷涂知返(涂通“途”)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变迁事物的变化转移 时代变迁 环境的变迁 且地学之家,历验各种僵石,知动植庶品,率皆地有变迁。——〔英〕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 上药(1).指仙药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卷三:“上药令人身安命延,昇天神仙,遨游上下。” 唐 李商隐 《高松》诗:“上药终相待,他年访伏龟。” 冯浩 注引《本草注》:“茯苓通神灵,上品仙药也。” (2).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。《旧唐书·职官志三》:“凡药有上、中、下三品,上药为君,中药为臣,下药为佐。” 宋 王君玉 《国老谈苑》卷一:“ 田锡 为諫议大夫,疾亟,进遗表。 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,已无及矣。” 清 赵翼 《簷曝杂记·三七、鸡血藤》:“有草名‘三七’,三椏,七叶,其根如萝葡,为治血之上药。” 痴心深深迷恋于某人或某事物 火中莲见“ 火生莲 ”。 三千(1).《书·吕刑》:“墨罚之属千,劓罚之属千,剕罚之属五百,宫罚之属三百,大辟之罚二百。五刑之属三千。”后因以“三千”指古代所有的刑罚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群传》:“夫三千之属,虽未可悉復,若斯数者,时之所患,宜先施用。”《晋书·谢尚传》:“夫无后之罪,三千所不过。”《南史·孔琳之传》:“若三千行於叔世,必有踊贵之尤,此五帝不相循法,肉刑不可悉復者也。” (2).泛言数目之多。 三国 魏 陈琳 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长城何连连,连连三千里。” 唐 李白 《秋浦歌》之十五:“白髮三千丈,缘愁似箇长。” (3).指三千大千世界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与诸道人辨宗论》:“三世长於百年,三千广於 赤县 ;四部多於户口,七宝妙於石沙。” 大千“ 大千世界 ”的省称。 晋 道恒 《释驳论》:“故神暉一震,则感动大千。” 宋 苏轼 《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》诗:“忽登最高塔,眼界穷大千。” 赵朴初 《满庭芳·为人民大会堂作》词:“气吞大千, 天安门 外, 泰岱 壮严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