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,见示叙 |
朝代 | 唐代 |
作者 | 罗隐 |
释义 | 原文会稽诗客赵能卿,往岁相逢话石城。正恨故人无上寿,喜闻良宰有高情。 山朝佐命层层耸,水接飞流步步清。 两火一刀罹乱后,会须乘兴雪中行。 诗词问答问:《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,见示叙》的作者是谁?答:罗隐 书法欣赏
全唐诗:卷655-15 参考注释会稽(1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。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,故名。一名 防山 ,又名 茅山 。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。” 汉 袁康 《越绝书·外传记越地传》:“﹝ 禹 ﹞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。” (2).郡名。 秦 置,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。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 严助 , 会稽 吴 人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:“ 贺太傅 作 吴郡 ,初不出门, 吴 中诸强族轻之,乃题府门云:‘ 会稽 鸡,不能啼。’” 清 吴伟业 《过朱买臣墓》诗:“ 翁子 穷经不自贫, 会稽 连守拜为真。” 诗客诗人。 唐 白居易 《朝归书寄元八》诗:“禪僧与诗客,次第来相看。” 金 元好问 《留赠丹阳王炼师》诗之一:“当时笑伴今谁在,诗客凄凉 饭颗山 。” 清 查慎行 《即事》诗之一:“俗吏讐诗客,文书恼病夫。” 往岁往年 往岁多至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相逢彼此遇见;会见 偶然相逢 石城(1).传说中的山名。《庄子·说剑》:“以 燕谿 、 石城 为锋。” 成玄英 疏:“ 石城 ,塞外山,此地居北,以为剑锋。”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逢纷>》:“平明发兮 苍梧 ,夕投宿兮 石城 。” 王逸 注:“ 石城 ,山名也。” (2).古城名。在今 河南 林县 南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其后 秦 伐 赵 ,拔 石城 。” (3).古城名。在今 安徽 贵池 西南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·高获》:“ 获 遂远遁 江 南,卒於 石城 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石城》:“ 大昕 案……据《郡国志》: 丹阳郡 有 石城县 ,当是 高获 所遁也。” (4).古城名。在今 湖北 襄阳 。《晋书·庾亮传》:“ 亮 有开復中原之谋…… 亮 当率大众十万,据 石城 ,为诸军声援。” (5).古城名。指 白帝城 。在今 四川 奉节 东。 唐 杜甫 《虎牙行》:“壁立 石城 横塞起。” 萧涤非 注:“ 石城 指 白帝城 ,因在山上,故名 石城 。” (6).古城名。在今 浙江 绍兴 东北三十里 石城山 下。 宋 贺铸 《忆仙姿》词:“日日春风楼上,不见 石城 双桨。” 康有为 《过石城》诗:“城墙何盘盘,苔莓封之厚,沿溪绕曲曲,帆檣在前后,云此是 石城 ,小邑万家有。” (7).古城名。见“ 石头城 ”。 (8).垒石成城。比喻坚固的国防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有石城十仞,汤池百步,带甲百万,而无粟,弗能守也。” 故人(1) 旧交,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,便告退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(2)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,知是故人(指前夫)来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(3) 又 新人从门入,故人(指前妻)从阁去。 (4)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,今不想已作故人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 (5)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:“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”——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 上寿(1) 旧指高寿 (2) 向人敬酒,祝颂长寿 奉觞上寿 良宰(1).优秀的膳宰。膳宰,掌宰割牲畜及膳食之事的官员。《墨子·尚贤中》:“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,必藉良工;有一牛羊不能杀也,必藉良宰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不苟》:“ 繆公 以女乐二八人与良宰遗之。” 高诱 注:“宰谓膳宰。” (2).贤能的官员。 晋 陆云 《盛德颂》:“良宰内干,武臣外闲。”《南史·褚玠传》:“ 宣帝 谓中书舍人 蔡景歷 曰:‘ 稽 阴 大邑,久无良宰,卿文士之内,试思其人。’” 唐 罗隐 《往年进士赵能卿见示叙》诗:“正恨故人无上寿,喜闻良宰有高情。” 高情(1) (2) 盛情 高情雅意 (3) 崇高的情意;深厚的情谊 佐命(1).古代帝王得天下,自称是上应天命,故称辅佐帝王创业为“佐命”。《后汉书·班彪传》:“佐命则垂统,辅翼则成化,流大 汉 之愷悌,荡亡 秦 之毒螫。”《南史·宋武帝纪上》:“ 桓玄 之篡, 王謐 佐命,手解 安帝 璽紱。” (2).指辅助帝王创业的功臣。《后汉书·朱景王等传论》:“然咸能感会风云,奋其智勇,称为佐命。” 唐 杨炯 《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》:“ 王氏 之先,代为佐命。” 层层(1).一层又一层。 唐 刘禹锡 《竹枝词》:“山上层层桃李花,云间烟火是人家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和仲文西湖野步》:“决决堰根水,层层湖上田。” 元 薛兰英 薛惠英 《苏台竹枝曲》之三:“ 虎邱山 上塔层层,静夜分明见佛灯。” 清 邱象升 《清远峡》诗:“客心愁入暮,高峡尚层层。” (2).指逐层逐次。 唐 章碣 《对月》诗:“别有洞天三十六,水晶臺殿冷层层。”《人民日报》1982.3.31:“会议要求各地做到经费落实,组织落实,层层有人抓。” 飞流(1).快速飞行。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彗孛飞流,日月薄食。” 蒋光慈 《在黑夜里》:“你的话如火焰一般的热烈、飞流。” (2).指瀑布,飞泉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赣水》:“西北五六里,有 洪井 ,飞流悬注,其深无底。” 唐 李白 《望庐山瀑布》诗: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闻台州警》诗之二:“军捫絶磴松根火,士接飞流马上泉。” (3).流星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萧骠骑让封第三表》:“则天变彰於飞流,地眚见於震压。”《魏书·术艺传·张渊》:“及其灾异之兴,出无常所,归邪繽纷,飞流电举。”一说,指飞星和流星。两者微异。 魏收 注:“飞,飞星也。流,流星也。飞星与流星各异:飞星焱去而迹絶,流星迹存而不灭。” 步步一步一步;每步。 南朝 宋 谢庄 《宋孝武宣贵妃诔》:“旌委鬱於飞飞,龙逶迟於步步。” 唐 李商隐 《南朝》诗:“谁言琼树朝朝见,不及金莲步步来。”《敦煌曲子词·献忠心》:“望丹闕,步步泪,满衣襟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七回:“偶然扑蝶粉墙东,步步纤痕印落红。” 毛 * 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不能步步后退,毫无原则,什么都答应。” 两火一刀“剡”字的隐语。指 剡县 。 浙江 嵊县 旧名 剡县 ,其地有 剡山 、 金庭山 诸胜。 唐 罗隐 《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》诗:“两火一刀罹乱后,会须乘兴雪中行。” 宋 赵抃 《次韵郡斋偶成》:“两火一刀名素胜,十分双涧地长灵。” 罹乱遭逢变乱。 唐 罗隐 《寄前户部陆郎中》诗:“罹乱事多人不会,酒浓花暖且闲吟。” 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九:“时天下罹乱,刑狱无典。” 会须(1).适逢需要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 桓宣武 北征, 袁虎 时从,被责免官。会须露布文,唤 袁 倚马前令作。手不輟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 (2).应当。 唐 项斯 《山友赠藓花冠》诗:“会须寻道士,簪去遶霜坛。” 元 王恽 《平湖乐》曲:“会须满载,百壶春酒,挝鼓荡风猗。” 沉砺 《送穷》诗:“会须立马 昆仑 上,散髮披襟唱《大风》。” 乘兴乘着一时高兴 中行(1).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不得中行而与之,必也狂狷乎!” (2).泛指中庸之道。 清 姚鼐 《方侍庐先生墓志铭》:“先生默默,独守中行。” (3).中等德行。《荀子·子道》:“入孝出弟,人之小行也。上顺下篤,人之中行也。” (1).中军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, 荀林父 将中行。”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 范蠡 在中行,左手提鼓,右手操枹而鼓之。”参见“ 三行 ”。 (2).中列。《吴子·励士》:“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,为三行饗士大夫。上功坐前行,餚席兼重器上牢;次功坐中行,餚席器差减。” (3). 唐 宋 时,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。以兵、吏及左右司为“前行”,刑、户为“中行”,工、礼为“后行”。见 宋 王溥 《唐会要·尚书省诸司上》。 (4).复姓。 汉 有 中行说 。见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。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