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杏花天(重午)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吴文英 |
释义 | 杏花天(重午)原文幽欢一梦成炊黍。知绿暗、汀菰几度。 竹西歌断芳尘去。 宽尽经年臂缕。 梅黄后、林梢更雨。 小池面、啼红怨暮。 当时明月重生处。 楼上宫眉在否。 诗词问答问:杏花天(重午)的作者是谁?答:吴文英 吴文英杏花天(重午)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幽欢幽会的欢乐。 宋 柳永 《昼夜乐》词:“何期小会幽欢,变作离情别绪。” 宋 秦观 《醉桃源》词:“ 楚 臺魂断晓云飞,幽欢难再期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赠蒲察元帅》诗之五:“此日幽欢非易得,何妨终老住流沙。” 竹西亭名。在扬州城北门外 竹西佳处,淮左名都。—— 宋· 姜夔《扬州慢》 芳尘(1).指落花。 晋 庾阐 《杨都赋》:“结芳尘於綺疏。” 南朝 宋 谢庄 《月赋》:“緑苔生阁,芳尘凝榭。” 唐 司空曙 《送高胜重谒曹王》诗:“想君登旧榭,重喜扫芳尘。”《乐府群玉·赵文宝<朝天子·送春>》:“堤上芳尘,桥边飞絮,树头红一片无。” (2).指美好的风气、声誉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 屈平 、 宋玉 导清源於前, 贾谊 、 相如 振芳尘於后。” 唐 韦应物 《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》诗:“甲科推令名,延阁播芳尘。” (3).指名贤的踪迹。 清 王夫之 《薑斋诗话》卷二:“ 梦得 而后,唯天分高朗者,能步其芳尘。” 经年(1) 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经年。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铃》 经年不往。——明· 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 卧病经年 (2) 全年 经年裹物之用。——明· 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 黄后指 黄帝 。《管子·幼官》:“君服黄色,味甘味,听宫声,治和气,用五数,饮於 黄后 之井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引 闻一多 曰:“后,犹帝也。 黄后 即 黄帝 。” 林梢林木的尖端或末端。 唐 杜甫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。” 宋 米芾 《画史·唐画》:“余家 董源 雾景横坡,全幅山骨隐显,林梢出没,意趣高古。” 宋 秦观 《泗州东城晚望》诗:“林梢一抹青如画,应是 淮 流转处山。” 当时就在那个时刻;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明月(1)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(2) 指夜明珠 生处(1).生长的地方。 唐 李咸用 《苔》诗:“几年风雨跡,叠在石孱颜。生处景长静,看来情儘閒。” 金 元好问 《野谷道中怀昭禅师》诗:“説向阿师应被笑,人生生处果难忘。” 元 曹之谦 《送李郭二子还乡》诗:“丧乱身为客,淹流泪满衣。亦知生处乐,未卜有年归。” (2).指聚集之处。 唐 杜牧 《山行》诗:“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” (3).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善恶生处凡有六道焉。” (4).指转生之处。 元 觉岸 《释氏稽古略》卷二:“﹝ 道安法师 ﹞正月晦日命门徒具浴。忽有异僧出入隙中。 安 以生处问之,僧指西北,云即开,见楼阁如幻出,曰:‘彼兜率天也。’” (5).产地。 清 翟灏 《通俗编·货财》:“生处不如聚处。” 上宫(1).《诗·鄘风·桑中》:“期我乎桑中,要我乎上宫。” 毛 传:“桑中、上宫,所期之地。”后以“上宫”指美人居住之所。 汉 司马相如 《美人赋》:“途出 郑 卫 ,道由桑中;朝发 溱 洧 ,暮宿上宫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别赋》:“桑中 卫 女,上宫 陈 娥。” 唐 王棨 《凉风至赋》:“悄丝管於上宫, 陈 娥翠敛;颭簷楹于华省, 潘 鬢霜凋。” (2).楼馆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 孟子 之 滕 ,馆於上宫。” 赵岐 注:“上宫,楼也。 孟子 舍止宾客所馆之楼上也。” (3).指天子的祖庙。《宋史·礼志二六》:“凡上宫用牲牢、祝册,有司奉事;下宫备膳羞,内臣执事,百官陪位。” (4).仙宫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九:“ 上上禪善无量寿天王 ……治天王国朱林七宝琼臺,乘十二玄龟飞青羽盖,从上宫太仙玉童三十二人。”《西游补》第十三回:“原来 孙行者 石匣生来,不曾晓得自家八字,唯有上宫玉笈注他生日,流传于深山秘谷之中。” (5).用作对道观的敬称。《西游记》第三三回:“我还得走路,将马让与你骑一程,到你上宫,还我马去罢。” (6).古乐调名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王以二月癸亥夜陈,未毕而雨。以夷则之上宫毕,当辰。辰在戌上,故长夷则之上宫,名之曰羽。” 韦昭 注:“上宫,以夷则为宫声。” |
随便看 |
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