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山口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陈师道 |
释义 | 山口原文湖阔疑无地,河回忽见山。登临聊自试,衰疾致身闲。 四壁宁虞盗,多方莫驻颜。 无风回远笛,有月待人还。 诗词问答问:山口的作者是谁?答:陈师道 陈师道山口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无地(1).没有地方;没有土地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来年 秦 復求割地,王将予之乎?不与,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;与之,则无地而给之。”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春雨之灌万物也,浑然而流,沛然而施,无地而不澍,无物而不生。” (2).没有大地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孝至》:“父母,子之天地歟!无天何生?无地何形?” (3).犹言看不见地面。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下峥嶸而无地兮,上寥廓而无天。视儵忽而无见兮,听惝怳而无闻。”《文选·王屮<头陀寺碑文>》:“飞阁逶迤,下临无地。” 张铣 注:“言阁高下临,见地若无也。”《何典》第一回:“一面正临着苦海,真是上彻重霄,下临无地。” (4).犹言至极;不尽。形容无限喜爱、惶恐、惊喜、感愧等感情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<王文宪集>序》:“若乃统体必善,缀赏无地;虽 楚 赵 羣才, 汉 魏 众作,曾何足云!” 唐 刘禹锡 《谢分司东都表》:“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,授臣太子宾客,分司东都者,宠命自天,战越无地。”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上:“ 曹操 读罢书,欢喜无地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五:“我感激至于无地。”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,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、 都昌诸山,烟雨空濛,鸥鹭灭没,极登临之胜。—— 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 自试自我尝试。《易·乾》:“或跃在渊,自试也。”《孔子家语·屈节解》:“子曰:‘ 宓不齐 君子也,其才任霸王之佐,屈节治 单父 ,将以自试也。’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 植 常自愤怨,抱利器而无所施,上疏求自试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夙慧》:“ 张燕公 问曰:‘学士能一遍诵千言,十遍诵万言乎?’对曰:‘未曾自试。’” 致身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与朋友交言而有信。”原谓献身。后用作出仕之典。 唐 杜甫 《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》之七:“ 长安 卿相多少年,富贵应须致身早。” 四壁屋子的四面墙壁,泛指整个屋子 四壁皆空 这个书房四壁全是书 多方(1) (2) 有三方或三方以上参与的 (3) 多方面 少有连,必多方钩致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多方引导 多方抢救 驻颜使容颜不衰老。 晋 葛洪 《神仙传·刘根》:“草木诸药,能治百病,补虚驻颜,断穀益气。” 宋 苏轼 《洞霄宫》诗:“长松怪石宜霜鬢,不用金丹苦驻颜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五通》:“且人生寿夭,不在容貌,如徒求驻颜,固亦大易。” 何垠 注:“驻颜,留驻少年容颜也。”《人民文学》1982年第7期:“说没变样是为了赞美他的驻颜有术,说变了样是暗示他的成就,他的地位。” 无风(1).没有风。 唐 韩愈 《南山诗》:“无风自飃簸,融液煦柔茂。” (2).草名。薇衔的别名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四·薇衔》:“按 酈道元 《水经注》云: 魏兴 锡山 多生薇衔草,有风不偃,无风自摇。则吴风亦作无风。”参见“ 无风独摇草 ”。 (3).气象学上指零级风。风速每小时小于1公里,烟直上。 回远迂曲遥远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东道少回远,而大军行水草少,其势不屯行。” 唐 刘禹锡 《薛公神道碑》:“虽河塞回远,必克期如合符。”《明史·曹文诏传》:“此行也,道路回远,将军甚劳苦。” 待人对别人的态度 他待人都很好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