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绝句六十四首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张伯端 |
释义 | 绝句六十四首原文祸福由来互倚伏,还如影响相随逐。若能转此生杀机,返掌之间灾变福。 诗词问答问:绝句六十四首的作者是谁?答:张伯端 张伯端绝句六十四首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祸福(1).灾殃与幸福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祸福无门,唯人所召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任命》:“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,兴亡 * 乎盈虚之会。” 清 林则徐 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》: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 (2).指灾祸。 晋 欧阳建 《临终诗》:“潜图密已构,成此祸福端。” 由来(1) (2) 事情发生的原因 (3) 历来;自始以来;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倚伏依存隐伏 相为倚伏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 还如恰似,好比。 唐 裴守真 《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》之一:“还如桃李发,更似凤凰飞。” 南唐 李煜 《子夜歌》词:“往事已成空,还如一梦中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记·伯喈牛小姐赏月》:“须信离合悲欢,还如玉兔,有阴晴圆缺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九六回:“有用用中无用,无功功里施功。还如果熟自然红,莫问如何修种。” 影响(1) 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的行为、思想或性质 他的嗜好是在邻居的影响下形成的 (2) 影子和回声。多用以形容感应迅捷 电报、邮传,捷如影响 (3) 影子和声响。引申为踪迹 拨草寻蛇,那里得些影响。——《西游记》 (4) 音信,消息 候有影响,即以相告 (5) 印象,指事情的梗概,轮廓 知些影响 (6) 根据 无影响 相随(1).亦作“ 相隋 ”。谓互相依存。《老子》:“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之相随。” 马王堆 汉 墓帛书《老子·道经》作“相隋”。 (2).伴随;跟随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?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夫説贵抚会,弛张相随。” 马烽 《饲养员赵大叔》:“说完,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。” 生杀(1).指萌生凋落、昭苏伏蛰、阴阳消长等自然规律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怨恩取与諫教生杀八者,正之器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应青春以生长,顺素秋以杀罚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桐花》诗:“地气反寒暄,天时倒生杀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补笔谈·象数》:“凡积月以为时,四时以成岁,阴阳消长,万物生杀变化之节,皆主於气而已。” (2).生与死;生或死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阴阳俱壮则梦生杀。” 张湛 注:“阴阳以和为用者也,抗则自相利害,故或生或杀也。” (3).决定生与死。 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王道通三》:“人主立于生杀之位,与天共持变化之势。” 宋 苏辙 《唐论》:“古者诸侯大国或数百里,兵足以战,食足以守,而其权足以生杀。” 明 宋濂 《寓言》之二:“生杀之柄,弗累於手;安危之心,弗繫於心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上海文坛上的鬼魅》:“因为他们正握着涂抹的笔尖、生杀的权力。” (4).指生杀之权。《周书·李贤传》:“今位居上列,爵迈通侯,受委方面,生杀在手。” 宋 苏轼 《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》诗:“书生只肯坐帷幄,谈笑毫端弄生杀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滇军政府讨满洲檄》:“生恶因於郡县,生杀操之墨吏,刑部不知,按察不问。” 返掌翻转手掌。极言容易。《魏书·皮豹子传》:“诸州杂人,各有还思;军势若及,必自奔逃,进军取城,有易返掌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出言易於返掌,收气难於拔山。” 灾变(1) 剧烈的地质变迁(在地表产生突然的和大规模的更替) (2) 暗示强烈的、痉挛的或突然涌起的混乱行动——如在地壳中、个人思想上或国家中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