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谢王秀才见示诗卷 |
朝代 | 唐代 |
作者 | 齐己 |
释义 | 谢王秀才见示诗卷原文谁见少年心,低摧向苦吟。后须离影响,得必洞精深。 道院春苔径,僧楼夏竹林。 天如爱才子,何虑未知音。 诗词问答问:谢王秀才见示诗卷的作者是谁?答:齐己 齐己谢王秀才见示诗卷书法欣赏
全唐诗:卷838-68 参考注释少年古称青年男子,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低摧(1).低首摧眉。形容劳瘁的样子。 唐 柳宗元 《闵生赋》:“心沉抑以不舒兮,形低摧而自愍。” 五代 齐己 《谢王秀才见示诗卷》诗:“谁见少年心,低摧向苦吟。” 宋 苏辙 《次韵吕君见赠》诗:“老病低摧方伏櫪,壮心坚鋭正当年。” (2).低沉悲怆。 宋 苏舜钦 《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》诗:“眺听时怀土,低摧动畏人。” 苦吟反复吟咏,苦心推敲。言做诗极为认真。 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·苦吟》:“ 孟浩然 眉毫尽落, 裴祐 袖手,衣袖至穿, 王维 至走入醋瓮,皆苦吟者也。” 宋 梅尧臣 《还吴长文舍人诗卷》诗:“苦吟三十年,所获唯巾幗。” 清 洪亮吉 《北江诗话》卷二:“可见天地间景物无所不有,苦吟者亦描写不尽耳。” 王朝闻 《艺术创作有特殊规律》二:“苦吟的诗人所以感到苦中有乐,从根本上说,仍然是生活实践给他提供了足以充分发挥创作的创造性的现实根据。” 影响(1) 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的行为、思想或性质 他的嗜好是在邻居的影响下形成的 (2) 影子和回声。多用以形容感应迅捷 电报、邮传,捷如影响 (3) 影子和声响。引申为踪迹 拨草寻蛇,那里得些影响。——《西游记》 (4) 音信,消息 候有影响,即以相告 (5) 印象,指事情的梗概,轮廓 知些影响 (6) 根据 无影响 洞精(1).即通视。眼睛的一种生理缺陷。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﹝ 梁冀 ﹞为人鳶肩豺目,洞精矘眄。”参阅 杨树达 《积微居读书记·读后汉书札记·梁统传》。 (2).流利精妙。 清 俞樾 《茶香室续钞·卫夫人帖非真迹》:“笔势洞精,字体遒媚。” 道院(1).道士居住的地方。 五代 王周 《道院》诗:“白日人稀到,帘垂道院深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栖真》:“你们寻所道院,趁早安歇罢。” 冯至 《蝉与晚祷》:“在他仅有的两间大的小屋内,将屋门关闭,把自己禁锢起来,好像道院中的苦行者。” (2).指修道院。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门外文谈》:“ 欧洲 中世,文章学问,都在道院里。” 春苔春日的苔藓。 晋 陆机 《婕妤怨》诗:“春苔暗阶除,秋草芜高殿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别赋》:“或春苔兮始生,乍秋风兮蹔起。” 唐 宋之问 《太平公主山池赋》:“秋叶飞兮散红树,春苔生兮覆緑泉。” 僧楼寺院楼屋。 清 张飌 《秋晚华严楼》诗:“ 静海寺 前行客舟, 草鞋夹 里见僧楼。” 竹林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<指南录>后序》 才子(1) 才华出众的人 才子佳人 (2) 长于文艺创作的人 知音(1)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,钟子期善于听琴,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, 伯牙绝弦,以无知音者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(2)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,能赏识的人 (3) 知心朋友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