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 |
朝代 | 唐代 |
作者 | 张九龄 |
释义 | 原文记言闻直史,筑室面层阿。岂不承明入,终云幽意多。 沉冥高士致,休浣故人过。 前岭游氛灭,中林芳气和。 兹辰阻佳趣,望美独如何。 诗词问答问:《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》的作者是谁?答:张九龄 书法欣赏
全唐诗:卷49_25 参考注释记言记录言论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古之王者世有史官,君举必书,所以慎言行,昭法式也。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,事为《春秋》,言为《尚书》,帝王靡不同之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到著作省谢表》:“珥笔史观,记言文府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曲笔》:“此又记言之奸贼,载笔之凶人,虽肆诸市朝,投畀豺虎可也。” 杨树达 《古书疑义举例续补·记言省曰字例》:“凡记言用‘曰’,此通例也;然古书中多有不用‘曰’字者。” 直史正直的史官;史官的直笔。《宋书·王昙首传》:“上( 宋太祖 )欲封 曇首 等,会讌集,举酒劝之,因拊御床曰:‘此坐非卿兄弟,无復今日。’时封詔已成,出以示 曇首 , 曇首 曰:‘……陛下虽欲私臣,当如直史何?’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答刘孝绰》诗:“直史兼褒贬,辖司专疾恶。” 筑室(1).建筑屋舍。《诗·大雅·緜》:“曰止曰时,筑室于兹。” 唐 储光羲 《田家杂兴》诗:“筑室既相邻,向田復同道。”《宋史·苏轼传》:“ 軾 与田父野老,相从溪山间,筑室於 东坡 ,自号‘东坡居士’。”《警世通言·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於是 真君 辞了 郭璞 ,择取吉日,挈家父母妻子凡数十口,徙於 西山 ,筑室而居焉。” (2).见“ 筑室道谋 ”。 面层混凝土(如在地面、人行道、车道或路缘上)最后一层的半英寸到一英寸厚的砂浆 岂不难道不…?怎么不…? 岂不容易? 承明(1).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,因承接明堂之后,故称。 汉 刘向 《说苑·修文》:“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,谓之承明何?曰:承乎明堂之后者也。” (2).即 承明庐 。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 未央宫 又无 高门 、 武臺 、 麒麟 、 凤皇 、 * 、 玉堂 、 金华 之殿,独有 前殿 、 曲臺 、 渐臺 、 宣室 、 承明 耳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去丹阳尹荆州》诗:“驂驾乘駟马,謁帝朝 承明 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木兰花慢·滁州送范倅》词:“想夜半 承明 ,留教视草,却遣筹边。”参见“ 承明庐 ”。 幽意(1).幽深的思绪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灯夜和殷长史》:“客子依永夜,寂寞幽意长。” (2).幽闲的情趣。 唐 方干 《詹碏山居》诗:“无人会幽意,来往在烟霞。” * 《挽陈毅同志》诗:“皓月无幽意,清风有激情。” 高士志趣、品行高尚的人;超脱世俗的人,多指隐士 吾闻鲁连先生, 齐国之高士也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》 休浣见“ 休澣 ”。 故人(1) 旧交,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,便告退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(2)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,知是故人(指前夫)来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(3) 又 新人从门入,故人(指前妻)从阁去。 (4)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,今不想已作故人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 (5)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:“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”——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 游氛飘动的云雾。 晋 潘岳 《秋兴赋》:“游氛朝兴,槁叶夕殞。” 晋 陶潜 《和郭主簿》之二:“露凝无游氛,天高风景澈。” 指游动的云气。 唐 张九龄 《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》诗:“前岭游氛灭,中林芳气和。” 唐 李峤 《早发苦竹观》诗:“行看远星稀,渐觉游氛少。” 清 潘耒 《华峰顶》诗:“游氛豁尽日当午,洞视八表无纤埃。” 林芳(1).林园中的花。 唐 张九龄 《和崔尚书喜雨》:“池溜因添满,林芳为洒开。” (2).林中花开。 唐 赵冬曦 《奉和张燕公早霁南楼》:“川霽 湘 山孤,林芳 楚 郊縟。” 气和(1).气候调和。《管子·幼官》:“会请命於天地,知气和则生物从。” (2).态度和蔼。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上:“ 关公 见 张飞 非草次之人,説话言谈便气和。” 佳趣美妙的情趣 山谷幽邃,别有佳趣 如何(1) (2)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(3) 方式、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(4)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(5) 怎么,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,未知久后如何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(6) “如……何”,表示’把……怎么样” 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 王屋何?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