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 |
朝代 | 唐代 |
作者 | 马戴 |
释义 | 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原文无成西别秦,返驾江南春。草际楚田雁,舟中吴苑人。 残云挂绝岛,迥树入通津。 想到长洲日,门前多白苹。 诗词问答问: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的作者是谁?答:马戴 马戴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无成没有成功;没有成就 一事无成 返驾车驾回驶;回归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前汉下》:“﹝ 汉成帝 ﹞每乘舆返驾,以爱幸之姬宝衣珍食,捨於道傍,国人之穷老者皆歌‘万岁’。” 清 蒲松龄 《念奴娇·挽袁宣四》词:“返驾无朝,人道是,萌水松篱逝矣。”《豆棚闲话·陈斋长论地谈天》:“日将暮矣,余将返驾入城。” 江南(1)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,就是江苏、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江南好风景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江南逢李龟年》 能不忆江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忆江南》 春风又绿江南岸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 (2)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楚田楚 地的田野。 唐 刘禹锡 《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》:“玉帐观 渝 舞,虹旌猎 楚 田。” 唐 李频 《送姚郜先辈赴汝州辟》诗:“雷雨依 嵩 岭,桑麻接 楚 田。” 唐 皎然 《答郑方回》诗:“ 庄生 诫近名,夫子罕言命。是以耕 楚 田,旷然殊独行。” 中吴(1).旧 苏州 府的别称。始见 宋 龚明之 《中吴纪闻》。 明 唐顺之 《雁训》:“舍人擅 中吴 之逸韵,汎下里之烦吟。” 清 王鸣盛 《十七史商榷·晋书三》:“ 宋 龚明之 作《中吴纪闻》,此特取《史记·项羽纪》‘ 籍 避仇 吴中 ’,倒其文耳,非别有一称。” (2).旧 镇江 府的别称。 明 周祁 《名义考》:“ 润州 , 中吴 也。” 润州 为 镇江府 的古称。 残云零散稀疏的云。 唐 孟浩然 《行至汝坟寄卢徵君》诗:“ 洛 川方罢雪, 嵩 嶂有残云。” 元 倪瓒 《偶成》诗:“荒村尽日无车马,时有残云伴鹤归。” 通津(1).四通八达之津渡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追奔逐北,奄有通津。” 唐 皇甫冉 《西陵寄灵一上人》诗:“ 西陵 遇风处,自古是通津。” 明 邢昉 《雨后山家始见桃花》诗:“閒宜临浅水,暖欲傍通津。” (2).喻显要的职位。 晋 陶潜 《咏三良》:“弹冠乘通津,但惧时我遗。” 唐 司空图 《榜下》诗:“三十功名志未伸,初将文字竞通津。” 想到有一个想法; 产生一个想法 当他看见那座房子的时候,他就想到了他的老家 长洲(1).水中长形陆地。《楚辞·九章·思美人》:“擥大薄之芳茝兮,搴长洲之宿莽。” 汉 王粲 《登楼赋》:“挟清 漳 之通浦兮,倚曲 沮 之长洲。” (2).古苑名。故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、 太湖 北。 春秋 时为 吴王 阖闾 游猎处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射於鸥陂,驰於游臺,兴乐 石城 ,走犬 长洲 。”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造 姑苏 之高臺,临四远而特建,带 朝夕 之濬池,佩 长洲 之茂苑。” (3).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之一。详“ 十洲 ”。 白苹亦作“ 白萍 ”。水中浮草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送别王宣城》诗:“既逢青春献,復值白苹生。” 唐 杜甫 《丽人行》:“杨花雪落覆白苹,青鸟飞去衔红巾。” 五代 齐己 《放鹭鸶》诗:“白萍红蓼碧江涯,日暖双双立睡时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○八回:“ 鸳鸯 下手的就是 湘云 ,便道:‘白萍吟尽 楚 江秋。’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