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舟过桐庐三首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杨万里 |
释义 | 舟过桐庐三首原文潇洒桐庐县,寒江缭一湾。朱楼隔绿柳,白塔映青山。 稚子挑窗出,舟人买菜还。 峰头好亭子,不得一跻攀。 诗词问答问:舟过桐庐三首的作者是谁?答:杨万里 杨万里舟过桐庐三首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潇洒(1) 自然大方,不呆板,不拘束(神情潇洒) 画法潇洒 (2)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;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寒江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》诗:“旅人多忧思,寒江復寂寥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江雪》诗:“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” 宋 朱熹 《菩萨蛮·次圭父回文韵》词:“暮江寒碧縈长路,路长縈碧寒江暮。” 清 黄鷟来 《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》诗:“此时独乘艇,心接寒江月。” 一湾一条弯曲的流水。 唐 张说 《同赵侍御乾湖作诗》诗:“一湾一浦悵邅迴,千曲千溠怳迷哉。” 金 王特起 《梅花引》词:“山之麓,河之曲,一弯秀色盘虚谷。” 清 翁方纲 《用德中丞韵赠行》:“泉流百磴盘云细,浑照冰条碧一湾。” 朱楼谓富丽华美的楼阁。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伏朱楼而四望兮,採三秀之华英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骊宫高》诗:“高高 驪山 上有宫,朱楼紫殿三四重。”《西湖二集·吹凤箫女诱东墙》:“ 潘用中 始初见对面楼上画阁朱楼,好生齐整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洞仙歌》:“此花开近处,不是朱楼,杰阁三层絶依倚。” 白塔(1).亦作“ 白墖 ”。白色的佛塔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译经·求那跋摩》:“是时天景澄朗,道俗哀叹,仍於其处起立白塔。” 宋 苏轼 《赴岭表过金陵蒋山泉老召食阻雨不及往》诗:“独望 钟山 叫 宝公 ,云间白塔似孤鹤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戊戌十月山阳雨夜》诗之二:“出门望白墖,但觉襟袖润。” 秦牧 《艺海拾贝·鲁班的妙手》:“ 北京 的白塔,破裂了也只有他下凡了才能修补。” (2).古地名。 唐 韩愈 《刘公墓志铭》:“ 环 之会下 濮州 ,战 白塔 ,救 寧 陵 襄邑 ,击 李希烈 陈州 城下,公常在军间。” (3).山名。《清文献通考·兵三》:“詔会议寻议定於 白塔山 及九门各设礮五座,竪旗杆五,遇有警急,声礮为号;杆上昼则悬旗,夜则点灯, 白塔 鸣礮则九门皆应之。” 青山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 稚子幼儿;小孩子 稚子绕膝 舟人船夫。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:“舟人之子,熊羆是裘。” 毛 传:“舟人,舟楫之人。” 晋 木华 《海赋》:“於是舟人渔子,徂南极东。” 唐 郑谷 《舟行》诗:“九派迢迢九月残,舟人相语且相宽。” 清 薛福成 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四日》:“岭头积雪未消,舟人谓春夏之间,花放满山,香闻百里,诚胜境也。” 买菜即苦荬菜。又称荬菜、苦菜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晧传》:“又有买菜生工人 吴平 家,高四尺,厚三分,如枇杷形,上广尺八寸,下茎广五寸,两边生叶緑色。东观案图,名鬼目作芝草,买菜作平虑草。”《宋书·五行志三》引此文作“蕒菜”。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二·苦菜》。参见“ 苦菜 ”。 峰头1.亦作"峰头"。 2.峰顶。 亭子(1) 花园、公园或娱乐场所供游乐或休息的小建筑,有时为装饰性的 在亭子中野餐 (2) 凉亭,常建在花园或花园中的开敞的纳凉亭榭,常由柱子支承屋顶建造 不得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跻攀亦作“ 躋扳 ”。犹攀登。 唐 杜甫 《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》:“清晨陪躋攀,傲睨俯峭壁。” 宋 刘克庄 《沁园春·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》词:“儘缘云鸟道,躋攀絶顶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一·长白山》:“云雾开散, 长白山 歷歷分明,臣等不胜骇异。又正值一路,可以躋攀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掌故·捐科分》:“独癸巳诸君,躋扳尺寸,竭蹶终身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