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赠薛戴 |
朝代 | 唐代 |
作者 | 李端 |
释义 | 赠薛戴原文晓雾忽为霜,寒蝉还罢响。行人在长道,日暮多归想。 射策本何功,名登绛帐中。 遂矜丘室重,不料阮途穷。 交结惭时辈,龙钟似老翁。 机非鄙夫正,懒是平生性。 欹枕鸿雁高,闭关花药盛。 厨烟当雨绝,阶竹连窗暝。 欲赋苦饥行,无如消渴病。 旧业历胡尘,荒原少四邻。 田园空有处,兄弟未成人。 毛义心长苦,袁安家转贫。 今呈胸臆事,当为泪沾巾。 诗词问答问:赠薛戴的作者是谁?答:李端 全唐诗:卷284_25 参考注释寒蝉(1) 天冷后不叫或低鸣的蝉 (2) 蝉的一种,身体小,黑色,有黄绿色的斑点,翅膀透明。雄的有发音器,夏末秋初时在树上叫 寒蝉凄切。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铃》 行人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,瓒亦枭夷,故使锋芒错缩,厥图不果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行人驻足听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长道大道;远路。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顺彼长道,屈此羣丑。” 朱熹 集传:“长道,犹大道也。”《古诗十九首·回车驾言迈》:“迴车驾言迈,悠悠涉长道。” 明 李攀龙 《录别诗》之四:“荡子无室家,悠悠在长道。” 日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,炊烟袅袅 日暮,所击杀者无虑百人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射策(1). 汉 * 试取士方法之一。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:“ 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射策者,谓为难问疑义书之於策,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,列而置之,不使彰显。有欲射者,随其所取得而释之,以知优劣。射之言投射也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议对》:“又对策者,应詔而陈政也;射策者,探事而献説也。言中理準,譬射侯中的。二名虽殊,即议之别体也……对策者,以第一登庸;射策者,以甲科入仕。”《南史·儒林传序》:“及 汉武帝 时,开设学校,立《五经》博士,置弟子员,射策设科,劝以官禄,传业者故益众矣。” 宋 苏轼 《策略第一》:“自 汉 以来,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,务为射策决科之学,其言虽不叛於圣人,而皆泛滥於辞章,不适於用。” (2).泛指应试。 唐 皮日休 《三羞》诗序:“丙戌岁, 日休 射策不上,东退於 肥陵 。” 清 吴伟业 《哭志衍》诗:“射策 长安城 ,驄马黄金络。” 绛帐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 融 才高博洽,为世通儒,教养诸生,常有千数……居宇器服,多存侈饰。常坐高堂,施絳纱帐,前授生徒,后列女乐,弟子以次相传,鲜有入其室者。”后因以“絳帐”为师门、讲席之敬称。 唐 李商隐 《过故崔兗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》诗:“絳帐恩如昨, 乌衣 事莫寻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五六:“ 孔 壁微茫坠绪穷,笙歌絳帐启宗风。” 不料没想到地,没有预先料到地 早上天气还好好的,不料下午竟下起雹子来 途穷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五君咏·阮步兵》:“物故不可论,途穷能无慟。” 唐 刘肃 《大唐新语·持法》:“此途穷者,不辑之,当为患。” 清 唐孙华 《文信国祠》诗:“战苦身攒鏃,途穷血裹斑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七论“文人相轻”--两伤》:“于是相轻的文人们的处境,就也更加艰难起来,连街头也不再是扰攘的地方了,真是途穷道尽。” 交结(1) 交往;交朋友 他交结广泛 (2) 相互连接 (3) 认识;相互勾结 时辈当时的著名人物 深为时辈推重 礼与 卢毓同郡时辈,而情好不睦。——《三国志·孙礼传》 龙钟(1) 年老体衰、行动不便的样子。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样子 交结惭时辈,龙钟似老翁。——李端《赠薛戴》 老态龙钟 (2) 另指湿漉漉的样子 老翁(1) 老年男子 (2) 父亲 非鄙非议鄙薄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庭诰》:“非鄙无因而生,侵侮何从而入。” 生性从小养成的习性;天性 生性倔强 鸿雁一种鸟( Anser cygnoides ),羽毛紫褐色,腹部白色,嘴扁平,腿短,趾间有蹼。吃植物的种子,也吃鱼和虫。群居在水边,飞时一般排列成行,是一种冬候鸟。也叫“大雁” 闭关(1) 封闭关口,比喻不与外界交往 闭关锁国 (2) 佛教中指僧人独居,一个人专心修炼佛法,与外界隔绝,满一定期限后再外出 花药(1).植物学名词。雄蕊的上部,长在花丝的顶端,呈囊状,里面有花粉。 (2).芍药。《宋书·徐湛之传》:“ 湛之 更起风亭、月观,吹臺、琴室,果竹繁茂,花药成行,招集文士,尽游玩之适,一时之盛也。”《南史·后妃传下·陈后主张贵妃》:“其下积石为山,引水为池,植以奇树,杂以花药。” 清 姚鼐 《过程鱼门墓下作》诗:“忆挈柔豪就 石渠 ,春风花药袭襟裾。” 雨绝(1).谓如雨水落地,不可能再回到云层。比喻事情之不可挽回。《文选·陈琳<檄吴将校部曲文>》:“又诸将校, 孙权 婚亲,皆我国家良宝利器,而并见驱迮,雨绝於天。” 吕延济 注:“雨絶谓雨下於地,无还云之期也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杂体诗·效潘岳<述哀>》:“雨絶无还云,华落岂留英。” (2).被雨摧残净尽。 清 谭嗣同 《江行感旧诗》引:“芳时宛谢,雨絶霜凋,子女十餘辈皆前殁。” 苦饥困于饥饿;很饿。 汉 贾谊 《新书·瑰玮》:“即遇凶旱,必先困穷迫身,则苦饥甚焉。” 唐 杜甫 《杜鹃行》:“穿皮啄朽觜欲秃,苦饥始得食一虫。” 唐 孟郊 《感伤》诗之二:“去去勿復道,苦饥形貌伤。” 无如无可奈何 今天想回去,无如未买着票 消渴中医学病名。口渴,善饥,尿多,消瘦。包括糖尿病、尿崩症等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故其气上溢,转为消渴。”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 相如 口吃而善著书,常有消渴疾。”《梁书·王僧孺传》:“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,癲眩屡动,消渴频增。” 清 沉初 《西清笔记·纪文献》:“ 李 素善公,谓其轻信庸医,致大病。自后消渴作,逾年竟不起。” 旧业(1) 旧日从事的事业或行业;前人的事业 放弃旧业 (2) 以前的财产 旧业无存 胡尘(1).胡地的尘沙。 北周 庾信 《王昭君》诗:“朝辞 汉 闕去,夕见 胡 尘飞。” 明 梁辰鱼 《拟出塞》曲:“有崎嶇北污胡尘,哀笳倚拍,家山何处。” (2).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。喻胡兵的凶焰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宣德皇后令》:“拥旄司部, 代 马不敢南牧;推轂 樊邓 ,胡尘罕尝夕起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法曲》:“以乱干和 天寳 末,明年胡尘犯宫闕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木兰花慢·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》词:“落日胡尘未断,西风塞马空肥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访道仙翁》:“万户伤心泣野燐,衣冠无处避胡尘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诛妖檄文》:“用 夏 变夷,斩邪留正,誓扫胡尘。” 柳亚子 《题<张苍水集>》诗:“北望中原涕泪多,胡尘惨淡 汉 山河。” 荒原荒凉的原野;未耕种或无人耕种的地带 这片空旷的荒原向各方面伸展着 四邻周围的邻居;左邻右舍 街坊四邻 田园(1) 田地与园圃 (2) 农村;乡下 (3) 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,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 田园诗 田园文学 空有(1).佛教语。空,指法性;有,指幻相。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。《佛地经论》卷四:“菩萨藏,千载已前,清净一味,无有乖諍;千载已后,乃兴空有二种异论。”《后汉书·西域传论》:“详其清心释累之训,空有兼遣之宗,道书之流也。” 李贤 注:“不执著为空,执著为有;兼遣谓不空不有,虚实两忘也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 * 颂》:“二諦现空有之津,二智包权实之底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望江南·归依三宝赞》词:“普愿众生同我愿,能於空有善思惟。” (2).徒有;只有。 后蜀 欧阳炯 《江城子》词:“空有 姑苏臺 上月,如 西子 镜,照江城。” 兄弟(1) (2) 专指弟弟 (3) 男子自称 未成人尚未成年的人。《仪礼·丧服》:“传曰:‘何以大功也。’‘未成人也。’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“有童子” 汉 赵岐 注:“童子,未成人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 欢郎 虽是未成人,须是 崔 家后代孙。” 义心(1).节义或道义之心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秋胡诗》:“南金岂不重,聊自意所轻。义心多苦调,密比金玉声。” 前蜀 韦庄 《和薛先辈初秋寓怀》:“义心孤剑直,学海怒涛深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归真》:“今本军师辅真圣主,得蒙上帝眷顾,以有当日之义心,乃有今日之义举,无非为上帝基督争体面,为上帝基督争纲常也。” (2).佛教语。因迷于事或迷于理而产生的疑惑不决之心。 唐 王维 《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》诗:“欲问义心义,遥知空病空。” 安家(1) 在某处落户 (2) 结婚而成立家庭 胸臆内心深处的想法 直抒胸臆 沾巾沾湿手巾。形容落泪之多。 汉 张衡 《四愁诗》:“我所思兮在 雁门 ,欲往从之雪纷纷,侧身北望涕沾巾。” 唐 黄滔 《司直陈公墓志铭》:“愚沾巾宿草,无媿抽毫。” 清 汪懋麟 《朝采投诗慰余秋怀迭韵为答》:“凉雨何分旧与新,每逢摇落欲沾巾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