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减字木兰花 示众 |
朝代 | 元代 |
作者 | 尹志平 |
释义 | 减字木兰花 示众原文年深学道。虽未通灵神气好。 学道年深。 万景丛中无物侵。 同流听劝。 薄利虚名深可远。 听劝同流。 放下诸缘宜速修。 诗词问答问:减字木兰花 示众的作者是谁?答:尹志平 尹志平减字木兰花 示众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学道(1).学习道艺,即学习儒家学说,如仁义礼乐之类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君子学道则爱人。”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无财者谓之贫,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。若 宪 ,贫也,非病也。” 宋 唐庚 《大观四年作诗寄任因命舍弟同赋》:“学道一生凡几化,不因到此始知非。” 明 唐顺之 《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》之一:“学道频年慕屡空,支离犹堕语言中。” (2).学习道行。指学仙或学佛。《汉书·张良传》:“廼学道,欲轻举。” 颜师古 注:“道谓仙道。” 宋 苏轼 《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》:“皇天遣出家,临老乃学道。”《西湖佳话·葛岭仙迹》:“从 左慈 学道,得九丹金液仙经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难行和不信》:“然而出来的题目就因此常常是难题,仍如飞剑一样,非上 武当山 寻师学道之后,决计没法办。” (3).即学政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荏苒三年,升了御史,钦点 广东 学道。” 清 蒲松龄 《禳妒咒·入泮》:“酒色养的那脾胃娇,那厌气时文也不待瞧。我的天,学道瞎,真是瞎学道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二回:“据了他的学识,与他个学道,绰绰然做得过去,却不肯把学道与他,偏与他个巡道。”参见“ 学政 ”。 通灵(1).通于神灵。 汉 班固 《幽通赋》:“精通灵而感物兮,神动气而入微。” 唐 陆龟蒙 《奉和袭美太湖诗·包山祠》:“自非通灵才,敢陟羣仙峯。”《西湖二集·文昌司怜才慢注录籍》:“若是説好,便通灵起感应,香火繁盛起来。” 郁达夫 《为霭民先生题经公致渊画松》诗之二:“六法通灵力有餘,暮年点笔势凌虚。” (2).善于应变;不拘泥。 宋 胡仔 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回仙》:“吾得道年五十,第一度 郭上灶 ,第二度 赵仙姑 。 郭 性顽钝,只与追钱延年之法; 赵 性通灵,随吾左右。” (3).消息来得快;来源广。《娱目醒心编》卷五第一回:“ 福达 身虽有监,京中綫索却自通灵。” (4).灵验。《天雨花》第二七回:“烧香妇女来问事,説来句句尽通灵。” (5).灵敏。 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厂里一有了吃醋争风那样的事,你们的耳朵就会通灵。” 神气(1) 神情;神态 带着一副习惯于简短会谈的人的神气正襟危坐着 夫妻心稍慰,但儿神气痴木,奄奄思睡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2) 有精神,有气魄 他走起路来很神气 (3) 骄傲或得意,也指得意或骄傲的样子 神气十足 无物不存在东西;空洞 同流(1).诸水合流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河水四》:“ 河水 又南, 瀵水 入焉…… 河 中渚上,又有一 瀵水 ,皆潜相通,故 吕忱 曰:《尔雅》:异出同流为 瀵水 。” 北周 庾信 《角调曲》:“ 涇 渭 同流,清浊异能。” (2).引申指混杂、汇聚。 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灵帝纪》:“劳逸无别,善恶同流。” (3).相类似。《书·毕命》:“敝化奢丽,万世同流。” 孔 传:“言敝俗相化,车服奢丽,虽相去万世,若同一流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夫君子,所过者化,所存者神,上下与天地同流。” 鲁迅 《三闲集·我和<语丝>的始终》:“虽是打着‘革命文学’旗子的小报,只要有那上面的广告大半是花柳药和饮食店,便知道作者和读者,仍然和先前的专讲妓女戏子的小报的人们同流。” (4).犹同辈;同类。 唐 孟棨 《本事诗·征咎》:“ 范阳 卢献卿 , 大中 中举进士,词藻为同流所推。” 唐 范摅 《云溪友议》卷下:“僕为男子,粗察古今,偶然葬一同流,不可当兹厚惠。” 明 吴承恩 《拟宋赐辅臣同赏花钓鱼赋诗谢表》:“仰拂仁风,光生品汇;俯惊雅喝,恩洽同流。” (5).比喻同声气。 明 何景明 《过君采次韵》之二:“自君来此地,谓我颇同流。” 龚尔位 《开岁述怀用渊明游斜川韵示钝公》:“矧予独何人,而不与同流。” 薄利利润很少,生产和销售所赢利不多 虚名空虚的名称,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放下(1) 放在一边或放弃 号召他们放下武器 (2) 从较高位置降到较低位置 放下百叶窗 诸缘佛教语。指色香等百般世相。此种种世相,皆为我心识攀缘之所,故称诸缘。《楞严经》卷一:“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诸缘,缘所遗者。” 宋 苏轼 《和陶杂诗》之九:“思我无所思生,安能观诸缘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应州》诗之一:“顿觉诸缘减,临风独洒然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