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缘识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宋太宗 |
释义 | 缘识原文木人莫把石牛骑,海变桑田故不知。耕地种禾终是妄,真空相偶更无疑。 诗词问答问:缘识的作者是谁?答:宋太宗 宋太宗缘识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木人(1).木制的人像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 宋王 无道,为木人以写寡人,射其面。寡人地絶兵远,不能攻也。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儒增》:“为母作木车马、木人御者,机关备具。载母其上。”《魏书·高道穆传》:“刺史 李世哲 即尚书令 崇 之子,贵盛一时,多有非法,逼买民宅,广兴屋宇,皆置鴟尾,又於马埒堠上为木人执节。”《宋史·舆服志一》:“记里鼓车,一名大章车……行一里则上层木人击鼓;十里则次层木人击鐲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西学》:“ 公输子 削木人为御, 墨翟 刻木鳶而飞, 武侯 作木牛流马。” (2).喻指冷酷无情或痴呆不慧的人。参见“ 木人石心 ”。 (3).五行说认为人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。受木气多者为木人。木人之外形、禀性皆象木。 隋 萧吉 《五行大义·论人配五行》:“《禄命书》云:‘金人刚强自用,木人多华而雅。’” 明 王廷相 《雅述》下:“或曰,木人见漆则疡。世之木人多矣,而疡者间有之,不木而疡者亦有之。” (4).即木夯。木制的打夯工具。 石牛(1).石雕之牛。古人常列于陵墓前。 (2).石质牛形的灵异之物。古人迷信,以为石牛出现象征祥瑞或预示灾变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是岁 广饶侯 刘京 、车骑将军千人 扈云 、大保属 臧鸿 奏符命。 京 言 齐郡 新井、 云 言 巴郡 石牛、 鸿 言 扶风 雍石, 莽 皆迎受。”《宋书·五行志四》:“ 石虎 末, 洛阳城 西北九里,石牛在青石趺上忽鸣唤,声闻四十里。” 桑田(1).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。《诗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星言夙驾,説于桑田。” (2).也专指植桑之田。 唐 韦应物 《听莺曲》诗:“伯劳飞过声跼促,戴胜下时桑田緑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八回:“过了半年光景,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庆 去巡閲,他便説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。这个风声传了出去,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,屎屁直流!” (3).指桑田沧海的相互变化。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游仙》:“看人间几变桑田,忙提觉柱下仙官,早唤醒绣户嬋娟,休恋着舞镜飞鸞。” 清 吴伟业 《海户曲》:“遂使 相如 夸陆海,肯教 王母 笑桑田。”参见“ 桑田沧海 ”。 (4).古地名。 虢 地。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:“ 虢公 败 戎 於 桑田 。” 杨伯峻 注:“ 桑田 即今 河南省 灵宝县 之 稠桑驛 。”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耕地可以耕种的田地 真空(1) (2) 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的空间 真空封装罐 (3) 指没有气体或气体极少的空间 (4) 借指不存在某种事物的领域 军事力量真空 相偶亦作“ 相耦 ”。1.男女婚配;结为伴侣。 汉 班固 《 * 通·嫁娶》:“七八十五,阴阳之数备,有相偶之志。” 宋 孙光宪 《应天长·赠酒妓》词:“醉 瑶臺 ,擕玉手,共燕此宵相偶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锺生》:“娘子仙人,相耦为幸,但有祸患,恐致乖违。” (2).成双,成对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:“若夫事或孤立,莫与相偶,是 夔 之一足,趻踔而行也。” 金 王若虚 《<论语>辨惑四》:“博学而篤志,切问而近思,大势则两句相耦,细分则四句各为用。” (3).共处;在一起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思北归赋》:“况北州之贱士,为炎土之流人,共魍魎而相偶,与蠨蛸而为邻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三》:“官吏奴婢有技能者配诸司,妇人入掖庭,以类相偶。” (4).相对。 明 高攀龙 《湖上闲居季思子往适至》诗:“默默各自怡,一室閒相偶。” 无疑没有可疑之处,表示非常肯定 确信无疑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