羁縻府州怎么写好看:
羁縻府州历史词典解释
唐宋时在周边少数民族内附部落中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。唐时包含羁縻都护府、都督府、州、县四级,共约八百多个。由中央任命各族首领为都护、都督、刺史、县令,世袭,受都护府、边州都督府或节镇统辖。羁縻府州户籍一般不上报户部,也不承担赋税。仅部分临时向唐天子有所贡献,与正州交纳赋税不同。宋代在西南部分地区也因袭此制,设置了羁縻州、县、峒。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,性质与唐宋羁縻府州相似。
词语分解:
- 羁縻的解释 亦作“ 羈靡 ”。亦作“羇縻”。1.系联。汉书·郊祀志下:“方士之候神入海求 蓬莱 者终无验……天子犹羈縻不絶,几遇其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羈縻,繫联之意。马络头曰羈也。牛靷曰縻。”2.笼络;怀柔。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:“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,其义羈縻勿絶而已。”汉书·匈奴传下:“其慕义而贡献,则接之以礼让,羈靡不絶。”旧唐书·徐坚传:“ 坚 以蛮夷生梗,可以羈縻属之,未得同华夏之制,劳师远涉
- 州的解释 州 zhōu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,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(后多用于地名):州县
历史知识推荐:李联琇
1820—1878 清江西临川人,字季莹,号小湖。道光进士。改翰林院庶吉士,散馆授编修。咸丰二年1852大考第一,擢侍讲学士。次年提督福建学政迁大理寺卿。五年调江苏学政。同治四年1865主讲江南钟山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