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口涎馋嚼笑早计,食指蠕动能前知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处权的《谢翁士特惠笋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口涎口水 馋嚼(1).谓吃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丐仙》:“﹝丐﹞谢曰:‘蒙君高义,生死人而肉白骨,惠深覆载,但新瘥未健,妄思馋嚼耳。’” (2).比喻尝试。 宋 黄庭坚 《次韵答宗汝为初夏见寄》:“看人取卿相,妄意亦馋嚼。” 早计过早盘算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且女亦大早计,见卵而求时夜,见弹而求鴞炙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避乱》诗之三:“繇来嗤早计,此日尽狂走。” 聂绀弩 《关于知识分子》:“这些条件没有了解,就断定他靠不靠得住,未免太早计了。” 食指(1) 拇指旁边的一个指头 (2) 指家中人口 家贫食指众 蠕动指爬行的昆虫;泛指像虫类爬行的样子 前知预知;有预见;事先知道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。国家将兴,必有禎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”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 胥 ( 伍子胥 )为人少好於文,长习於武,文治拜国,武定天下,执纲守戾,蒙垢受耻,虽寃不争,能成大事。此前知之士,安可致耶?” 宋 赵与时 《宾退录》卷一:“《序》称 天祐 元年, 金城 冯贄 取九世典籍,撮其膏髓,别为一书,庶兵火煨烬之后来者不至束手。今百书遂无存者,则 贄 可谓前知矣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四回:“他背地里合我説, 妙玉 怎么前知,怎么参禪悟道,如今他遭此大难,如何自己都不知道?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中国驻日代办致柏林外部之电》:“ 德国 私人之参与战事,当为 德国 政府所前知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