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弼的《湘东苑》 全文: 湘东王好开芳甸,亭台环绕朱栏遍。 就中应教谁最多,庾信江淹日欢宴。 七十里围高木栅,花柳烧残少颜色。 取次华林建邺边,奚不移归帝王宅。 曾经行处苹芜漫,赖此名存悉歆羡。 安知飞来旧时莺,舞去都非昔年燕。 风擘残桃过短墙,更无人管任斜阳。 惜春犹有伤心者,认作徐娘半面妆。
名句书法欣赏 曾经行处苹芜漫,赖此名存悉歆羡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曾经——用在动词前面,表示某种动作、行为或情况是以前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,动词后面往往有助词“过” 我曾经做过小学教师 我曾经到过北京 行处(1).随处;到处。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诗之二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 元 汤式 《赏花时·戏贺友人新娶》套曲:“翠袖分香行处有,綵笔生花梦境熟。” 清 孙枝蔚 《雨》诗:“浮生怜物态,行处触长吟。” (2).走过的地方。 前蜀 韦庄 《叹落花》诗:“ 西子 去时遗笑靨, 谢娥 行处落金鈿。” 芜漫(1).荒芜;荒凉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迦湿弥罗国》:“有故伽蓝,形製宏壮,芜漫良甚。” 唐 韦应物 《简郡中诸生》诗:“药园日芜漫,书帷长自閒。” 宋 苏轼 《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》:“葑合平湖久芜漫,人经丰岁尚凋疎。” (2).冗杂散乱。 南朝 梁 锺嵘 《<诗品>总论》:“若但用赋体,患在意浮,意浮则文散,嬉成流移,文无止泊,有芜漫之累矣。” 歆羡 爱慕 是宜当时见之而歆羡,后世闻之而叹息。——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