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章甫的《分题得草果饮子》 全文: 神农书本草,有美生南州。 春华穗端垂,仿佛芙蓉秋。 青囊貯嘉宾,璀璨安石榴。 香味极辛烈,果中第一流。 磊落入盘钉,和羹充肴修。 温中与下气,功用亦罕俦。 苞苴走四海,药笼必见收。 吾老苦病暍,淡味空频投。 作饮近得此,选择知独优。 碧井沈银瓶,斟酌得自由。 蔗浆已觉俗,茗粥良可羞。 乃知古圣人,收拾靡不周。 日遇七十毒,纵死夫何忧。 但吾赤子多,疾苦庶有瘳。 大或仁者心,当与天地俟。
名句书法欣赏 大或仁者心,当与天地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仁者(1).有德行的人。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《诗》曰:‘柔亦不茹,刚亦不吐。不侮矜寡,不畏彊御。’唯仁者能之。”《论语·子罕》:“ 子 曰:‘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。’”《墨子·节葬》:“仁者之为天下度也,辟之,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。”《南史·孔灵符传》:“夫题里逆心而仁者不入。” 宋 石延年 《曹太尉西师》诗:“仁者虽无敌,王师尚有征。” (2).有恩情的人。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:“比终兹三节者,仁者可以观其爱焉,知者可以观其理焉,强者可以观其志焉。” 郑玄 注:“仁,有恩者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孝子居丧,性有仁恩则居丧思慕,可以观其知爱亲也,若不爱亲,则非仁恩也。” (3).佛教语。对人的尊称。《大日经疏》卷四:“梵音尔儞,名为仁者。”《法华经·序品》:“四众龙神,瞻察仁者。” 天地(1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天地之闻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(3) 指天地之间,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 天地百法乎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