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:

 

名句 迩来贫且病,屏迹居四明
释义

名句出处

出自宋代李正民的《程之徒》

全文:
堂堂王夫子,实为乡曲英。
十年游太学,冬雪而秋萤。
南宫掇异等,四海驰俊声。
未展霄汉志,忧患遽所丁。
自言程之徒,高论何峥嵘。
彬彬媚学子,鼓箧称诸生。
何必骛时文,但贵存其诚。
道义苟内充,爵禄必尔缨。
吾师昔如斯,草泽膺弓旌。
劝讲迩英阁,探颐多研精。
祝李乐其说,谈辨惟纵横。
仲子颇守常,归来自穷经。
一日贤诏下,折桂何芳馨。
先生遂荐之,横经阖闾城。
又欲荐祝子,可方古岩耕。
宜从布衣起,知足平搀抢。
贵公问其人,科举颇所更。
答言彼材豪,不肯循度程。
贵公闻之笑,何以取官荣。
推毂既未效,鼓枻归洞庭。
先生跻禁从,仲子亦飞腾。
召对趋九陛,一言帝心倾。
亟命迁京秩,训词人所惊。
庶可共学者,品题自师评。
李子独不偶,沿流出舒荆。
游谒公卿间,落寞无所成。
迩来贫且病,屏迹居四明
自言已膏肓,无以保性灵。
我嗟师友义,此道久凋零。
寄言后学者,中庸当力行。

参考注释

迩来

最近以来

屏迹

见“ 屏迹 ”。

隐迹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及第后隐居》:“屏蹟邱园,絶踪仕进,守其至性,十有五年。”

亦作“ 屏跡 ”。1.避匿;敛迹。《晋书·卞壸传》:“转御史中丞,忠於事上,权贵屏跡。”《北史·拓跋景山传》:“法令明肃,贼盗屏迹,部内大清。” 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政体》:“王公、妃主之家,大姓豪猾之伍,皆畏威屏跡,无敢侵欺细人。”

(2).犹隐居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婆罗痆斯国》:“有一隐士於此池侧,结庐屏迹,博习伎术,究极神理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尊尧集表》:“ 安石 之屏迹 金陵 ,弃置不召者十载。” 清 赵翼 《六十自述》诗:“十年屏跡卧江村,往事真堪目笑存。”

四明

山名。在 浙江省 宁波市 西南。自 天台山 发脉,绵亘于 奉化 、 慈溪 、 馀姚 、 上虞 、 嵊县 等县境。道书以为第九洞天,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。凡二百八十二峰。相传群峰之中,上有方石,四面如窗,中通日月星辰之光,故称 四明山 。《三才图会·四明山图考》:“ 四明山 者, 天台 之委也。高兴华顶,齐跨数邑。自 奉化 雪竇 入,则直谓之 四明 。行山中大约五六十里,山山盘亘,竹树葱菁,众壑之水,乱流争趋。入益深,猿鸟之声俱絶,悄然嘻呬通顥气,觉与世界如絶,不似 天台 之近人也。道书称第九洞天。峯凡二百八十二,中有 芙蓉峯 ,刻 汉 隶‘四明山心’四字。其山四穴如天窻,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,故曰 四明 。”

随便看

 
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6 11:05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