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白的《下途归石门旧居》 全文: 吴山高,越水清,握手无言伤别情。 将欲辞君挂帆去,离魂不散烟郊树。 此心郁怅谁能论,有愧叨承国士恩。 云物共倾三月酒,岁时同饯五侯门。 羡君素书尝满案,含丹照白霞色烂。 余尝学道穷冥筌,梦中往往游仙山。 何当脱屣谢时去,壶中别有日月天。 俯仰人间易凋朽,钟峰五云在轩牖。 惜别愁窥玉女窗,归来笑把洪崖手。 隐居寺,隐居山,陶公炼液栖其间。 灵神闭气昔登攀,恬然但觉心绪闲。 数人不知几甲子,昨夜犹带冰霜颜。 我离虽则岁物改,如今了然失所在。 别君莫道不尽欢,悬知乐客遥相待。 石门流水遍桃花,我亦曾到秦人家。 不知何处得鸡豕,就中仍见繁桑麻。 翛然远与世事间,装鸾驾鹤又复远。 何必长从七贵游,劳生徒聚万金产。 挹君去,长相思,云游雨散从此辞。 欲知怅别心易苦,向暮春风杨柳丝。
名句书法欣赏 此心郁怅谁能论,有愧叨承国士恩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郁怅郁闷惆怅。 唐 李白 《下途归石门旧居》诗:“此心鬱悵谁能论,有愧叨承国士恩。” 叨承忝受;承受。 唐 李白 《下途归石门旧居》诗:“此心鬱悵谁能论,有愧叨承国士恩。” 明 无名氏 《玉环记·祝香保父》:“爹爹休嗔休怪,孩儿叨承钟爱。” 清 曹寅 《宋牧仲中丞见招深静轩》诗:“叨承郎舍旧,许闞文字林。” 国士(1).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皆曰:国士在,且厚,不可当也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 知伯 以国士遇臣,臣故国士报之。” 宋 黄庭坚 《书幽芳亭》:“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维扬生》:“以 张良 、 韩信 之才,不识为国士。” (2).一国中最勇敢、有力量的人。《墨子·公孟》:“国士战且扶人,犹不可及也。今子非国士也,岂能成学又成射哉!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虽有国士之力,不能自举其身,非无力也,势不可也。” 王先谦 集解:“国士,一国勇力之士。” (3).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“囯士”。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归真》:“改翰林为囯士,谓其学识超乎一囯,以囯士待之,自克以囯士报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