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邓尉香雪海歌三叠旧作韵》 全文: 吾家山信谁家吾,舆图府志难考初。 安名立字各阿好,咄哉史氏多传诬。 姑胥省方已三度,春风又拂銮旂舒。 寻山问水乃馀事,观民设教有正模。 虽然讵可负清暇,邓尉一带旄骑纡。 订讹甄异弗重藉,昔诗屡具兹遵途。 化人寺亦仍小憩,至理村旋发前趋。 不舟而泛香雪海,较之牙樯乐有馀。 其色真色目止观,其香真香鼻静娱。 似置滕六于太湖,配藜旁魄无同殊。 笔规墨写势欲输,兰薰檀爇庸更需。 清浅水复黄昏月,于何浮动致影疏。 那更远忆大庾大,了知近胜孤山孤。 前三后三荟光福,千秋万岁芗句吴。 千秋万岁芗句吴,笑我叠韵无已夫。
参考注释香雪海(1). 江苏省 吴县 邓尉山 多梅,花时,满山盈谷,香气四溢,势若雪海。 清 康熙 时 江苏 巡抚 宋荦 题“香雪海”三字摩崖,遂为 邓尉 别名。名著 吴下 。 清 曹寅 《西城看梅吴氏园》诗:“老我曾经 香雪海 ,五年今见 广陵 春。” (2).泛指梅花盛开的梅林。 柯灵 《<香雪海>序一》:“村里漫山遍野的梅林,满树含苞,不久梅花盛开,那将是一片真正的香雪海。” 牙樯(1).象牙装饰的桅杆。一说桅杆顶端尖锐如牙,故名。后为桅杆的美称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》:“苍鹰赤雀,铁轴牙檣。” 倪璠 注:“《埤苍》曰:‘檣,帆柱也。’《古诗》曰:‘象牙作帆檣。’” 唐 杜甫 《秋兴》诗之六:“珠帘绣柱围黄鵠,锦缆牙檣起白鸥。” 仇兆鳌 注引《埤苍》:“檣尾,鋭如牙也。”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打围》:“锦帆开,牙檣动,百花洲,清波涌,兰舟渡。” (2).借指舟船。 宋 曾巩 《送双渐之汉阳》诗:“何年南狩牙檣出?六月西来雪浪浮。” 明 陆采 《怀香记·班师议婚》:“锦缆牵风,牙檣破浪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