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立道的《沧海篇赠陆原仲》 全文: 吁嗟乎,青齐之土,画海为疆。 海之大兮吾不知其几千万里,东西南北之相望。 但见洪流巨浸浡潏荡汩,播元气而回阴阳。 白日含光动碣石,玄云散影翳扶桑。 六鳌燬骨,三山渺茫。 金宫瑶殿不可睹,惟有蜃楼龙室恍惚开中央。 长鲸横驱鳣鲔尽,赤螭翠虬纷腾骧。 裸身穷发,一岛万里,累累焉若阜垤之丽太行。 吁嗟乎,海之大兮涵穹苍。 游波狂骇倾地轴,天吴海若俱迷方。 吞江茹湖,日月翕张。 神怪踯躅,潢污混藏。 岂比夫台骀河伯守细流与勺水,委琐局蹐徒惴汗于望洋。 我将东游历东极,乘涛鼓翼凌天梁。 天梁偃蹇不可涉,苍龙失驭中彷徨。 道逢豪士东吴子,飘然霞袂青霓裳。 广颐丰下倚长剑,徒步直拟窥东皇。 探虚拊危意未息,慷慨似恨河无航。 愧余归来不能将,陆离剑佩空文章。 异时期子游八荒,翩翩并跨丹凤凰,沧溟咫尺回天翔。
参考注释吁嗟(1).叹词。表示忧伤或有所感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吁嗟嘿嘿兮,谁知吾之廉贞。”《文选·谢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诗>》:“平生仰令图,吁嗟命不淑。” 李善 注引 薛君 《韩诗章句》:“吁嗟,嘆辞也。” 陈毅 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吁嗟我与汝,沧海之一粟。” (2).叹词。表示赞美。 明 黄溥 《闲中今古录》:“至今儿孙主沙漠,吁嗟 赵 氏何其隆!” 清 黄遵宪 《纪事》诗:“吁嗟 华盛顿 ,及今百年矣。” (3).哀叹;叹息。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:“民恶其残虐,莫不吁嗟。”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救边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为亏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二○四:“世人何事可吁嗟,苦乐交煎勿底涯。”《剪灯新话·秋香亭记》:“女吁嗟抑塞,不能致辞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五回:“那鸚哥便长叹一声,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