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好生毛羽颜色鲜,恶生疮痏顿弃捐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体·其十·太行路(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)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好生(1) 多么 这个人好生奇怪 (2) 很,极 好生面熟 (3) 〈方〉∶好好儿地,小心地 好生拿着 毛羽(1).兽毛和鸟羽。羽,鸟翼上的长毛。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:“皮革、齿牙、骨角、毛羽,不登於器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封建论》:“人不能搏噬,而且无*毛羽,莫克自奉自卫。” (2).鸟的羽毛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毛羽未成,不可以高蜚。”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凤凰五,高八尺九寸,毛羽五采。” 唐 元稹 《大觜乌》诗:“羣乌饱粱肉,毛羽色泽滋。” 清 曹寅 《孔雀》诗:“风烟一照烛,毛羽何新鲜。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十四:“﹝她﹞扬起她的漂亮的,像老鸹的毛羽似的漆黑的眉毛,不再打结了。” (3).借指鸟类。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下至介鳞,上及毛羽。” (4).指翅膀。 唐 李朝威 《柳毅传》:“恨无*毛羽,不能奋飞。” (5).鸟羽的一种。散生在眼缘、喙基部和正羽的下面。有护体、感觉等作用。又称线羽、纤羽。 颜色(1) 色彩。光的各种现象(例如红色、棕色、桃红色、灰色、绿色、蓝色和白色等),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、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(2)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3) 指颜料或染料 (4)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(5)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 恶生犹厌生。《墨子·大取》:“诸所遭执而欲恶生者,人不必以其请得焉。” 孙诒让 间诂:“请,亦读为情……恶生谓乐於就死也。言遭囚执而不求生,则虽有屈抑而不欲自明,故不能得其情实。” 疮痏(1).疮疡;伤痕。 汉 焦赣 《易林·噬嗑之益》:“斧斤所斫,疮痏不息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擢才》:“乃有播埃尘於白珪,生疮痏於玉肌。”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豺狼貽朝市之忧,疮痏及腹心之痛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丁志·洛中怪兽》:“ 西洛 市中忽有黑兽,髣髴如犬,或如驴,夜出昼隐。民间讹言能抓人肌肤成疮痏。” 明 归有光 《与沉敬甫》:“儘有一篇好者,却排几句俗语在前,便触忤人。如好眉目,又着些疮痏可恶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明良论四》:“人有疥癣之疾则终日抑搔之,其疮痏则日夜抚摩之。” (2).指生疮疡。 唐 元稹 《叙诗寄乐天书》:“小有蟆蚋、浮尘、蜘蛛、蛒蜂之类,皆能钻嚙肌肤,使人疮痏。” (3).(民生)凋敝困苦;凋敝困苦的景象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坑穽殊深,疮痏未復,纵得免死,莫不破家。” 张怀奇 《颐和园词》:“下方疮痏悽蒿目,鋭意还教兴土木。” (4).指灾苦之民。 唐 司空图 《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》:“招辑逋逃,抚循疮痏。” 唐 杜甫 《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》:“喜王业再康,疮痏苏息。” (5).祸害。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而旧将名臣,正人直士,横生疮痏,动挂网罗。” 唐 元稹 《连昌宫词》:“弄权宰相不记名,依稀忆得 杨 与 李 。庙謨颠倒四海摇,五十年来作疮痏。” 宋 苏轼 《荔支叹》诗:“我愿天公怜赤子,莫生尤物为疮痏。” 清 唐孙华 《虎丘即目》诗:“至今作疮痏,流亡犹未復。” (6).疵毁;贬抑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书事》:“ 班 马 二史,咸擅一家,而各自弹射,递相疮痏。”《旧唐书·陆贽传》:“施一令则谤沮互起,用一人则疮痏立成。” 弃捐(1).抛弃;废置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子曰:‘少弃捐在外,尝无师傅所教学,不习於诵。’”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弃捐 五帝 之恩刑,推厥 三王 之法籍。” 唐 胡适 《行路难》诗之一:“黄金如斗不敢惜,片言如山莫弃捐。” 章炳麟 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所谓圣明之主者,亦非远于人情者也,果能敝屣其黄屋,而弃捐所有以利汉人邪?” (2).特指士人不遇于时或妇女被丈夫遗弃。 汉 刘向 《<战国策>序》:“当此之时……重约结誓,以守其国,故 孟子 、 孙卿 儒术之士,弃捐於世;而游説权谋之徒,见贵於俗。” 唐 张籍 《离妇》诗:“十载来夫家,闺门无瑕疵……念君终弃捐,谁能强在兹。” 唐 吴筠 《览古》诗之七:“ 鲁侯 祈政术, 尼父 从弃捐。 汉 主思英才, 贾生 被排迁。” 宋 陈师道 《贺许州梁资政书》:“某向以不虞之名,误被非常之举,间缘罪戾,自取弃捐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东门赋》:“念我与君,少小结髮,何言中路,弃捐决别。”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妾櫝中有玉,恨郎眼内无珠,命之不辰,风尘困瘁,再得脱离,又遭弃捐。” 清 吴伟业 《赠陆生》诗:“京华浪跡非长计,卖药求名总游戏。习俗谁容我弃捐,才名苦受人招致。” (3).人死的婉词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有先生则活,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,长终而不得反。” 唐 李翱 《右仆射杨公墓志》:“公生六年,太保弃捐;未及成童, 虢国 又终。” 明 宋濂 《故封承事郎给事中王府君墓版文》:“予生髮未燥,先公弃捐,一念及兹,肝胆为之拆裂。” 清 赵翼 《哭刘瀛坡总戎》诗:“如此相知忍弃捐,身骑箕尾竟登仙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