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孙邦的《和史经》 全文:渊明遇佳趣,欲辩每忘言。
 道安对胜士,高论矜弥天。
 斯人已往不可得,悠悠俗驾徒争先。
 梦尸梦秽了不悟,甯论掷足与裸颠。
 虽知香臭在得丧,一朝十获岁九迁。
 谁能休沐过僧语,聊问我林仍我泉。
 贤哉令尹得此趣,颇厌世味如荤羶。
 学人荐取妙香句,莫学大珠空饭眠。
 宅侧造猪栏,正坐贪秽免。
 巷中堆马粪,而以清贵显。
 二事大不侔,其眼乃能辩。
 吾徒与衲子,相去夫何远。
 只恐无鼻孔,当知係所践。
 勿谓一瓣香,便解生一善。
 居心苟不净,探洗谩卢扁。
 要令登此堂,摩诘失其□。
 深入不二门,诸臭雪见睍。
 湛然方寸间,众妙来烟篆。
 香销本无事,风静云回卷。
 当年杜陵老,所造宜不浅。
 夜宿赞公房,习气元未殄。
 沉忧觉清梦,岂念世路蹇。
 猪栏马粪辈,皆预公卿选。
 泥涂布渠巷,欲往伤吾跣。
 所以闻妙香,慨叹独辗转。
 此香为谁来,知落处者鲜。
 何如被蒙头,熟寐一觉遣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渊明遇佳趣,欲辩每忘言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渊明深远明达。 晋  常璩 《华阳国志·刘后主志》:“非渊明弘鉴,则中兴之业,何容易哉?” 佳趣 美妙的情趣 山谷幽邃,别有佳趣 忘言(1).谓心中领会其意,不须用言语来说明。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 三国  魏 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隐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从我游,教我要忘言。” 宋  陈师道 《次韵德麟植桧》:“萧萧孤竹君,忘言理相契。” 明 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就逮》:“莫笑忘言真有道,自惭搜句百无功。” (2).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。《晋书·山涛传》:“后遇 阮籍 ,便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。” 唐  韩愈 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况某等忘言斯久,知我俱深。” (3).忘其所言;不须言说。 明 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言事·抗疏中辍》:“二公皆名士正人,所言必不妄,但权奸已败,即往事果真,亦当忘言,此等追叙,似乎蛇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