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苾刍入三摩,真参不空空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题慎郡王田盘山色图十六帧静寄山庄·其三·万松寺》 全文: 参考注释苾刍亦作“ 苾蒭 ”。即比丘。本西域草名,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。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僧诃补罗国》:“大者谓苾芻,小者称沙弥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记》:“前后讲毗尼三十会,度苾蒭百千人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十三回:“﹝ 三藏 ﹞又念一卷《孔雀经》,及谈苾蒭洗业的故事。” 章炳麟 《大乘佛教缘起考》:“时 阿难陀 与诸苾蒭在竹林园,有一苾芻而説颂曰:‘若人寿百岁不见白水鹤,不如一日生得见白水鹤。’” 三摩(1).三昧。 金 王良臣 《牧牛图》诗:“三摩不受一尘侵,本分功夫日念深。”详“ 三昧 ”。 (2).奥妙。 明 张煌言 《梅岑山居诗引》:“诗家格律甚精,不避空虚三昧;而禪家机锋相触,原具《风》《雅》三摩。” 空空(1) 空无所有 空空的食品间 (2) 白白地;徒然 我求她立地回音,她却是不肯遵守。空空又等了一周。——郭沫若《瓶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