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左图守相父母吏,右状将帅熊罴姿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令的《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守相(1).代理丞相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 文信侯 出走,与 司空马 之 赵 , 赵 以为守相。” 高诱 注:“守相,假也。” (2).郡守和诸侯王之相。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前 山阳 亡徒 苏令 等纵横,吏士临难,莫肯伏节死义,以守相威权素夺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守,郡守也;相,诸侯相也。”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郡国守相,三载一巡行属县,必以春,比古者述职宣风展义也。” 明 方孝孺 《宜隐轩记》:“是时天子方以灾变求言天下,御史用深文,致无罪守相数十百人於狱,议者冤之。” (3).谓为相而居守者。《汉书·郦商传》:“与 絳侯 等定 代郡 、 鴈门 ,得 代 丞相 程纵 、守相 郭同 、将军以下至六百石十九人。” 父母(1) (2)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,人之本也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 (3)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将帅(1).将领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君子听鼓鼙之声,则思将帅之臣。” 汉 徐干 《中论·慎所从》:“若夫攻城必拔,野战必克,将帅之事也。” 宋 苏洵 《上皇帝书》:“今之任为将帅,卒有急难而可施者谁也?” (2).“文将帅”之省称。 太平天囯 每省所设的行政官。 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防守浦口诏》:“爰特詔弟统齐兵士,赶赴 天浦 省垣,协同将帅 黄连生 弟等实力镇守。” 熊罴(1).熊和罴。皆为猛兽。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。《书·牧誓》:“尚桓桓,如虎如貔,如熊如羆。”《书·康王之诰》:“则亦有熊羆之士,不二心之臣,保乂王家。” 唐 杨炯 《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胜残去杀,上冯宗庙之威;禁暴戢姦,下藉熊羆之用。” 元 朱守谅 《秋夜偶成》诗:“暂止熊羆消大暑,秋深云合殄妖氛。” 黄燮清 《黄天荡怀古》诗:“八千劲旅走熊羆,曾断 金 人十万师。” (2).指生男之兆。语本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大人占之,维熊维羆,男子之祥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柔传》:“而顷皇子连多夭逝,熊羆之祥,又未感应羣下之心,莫不悒戚。” 唐 李群玉 《哭小女痴儿》诗:“平生未省梦熊羆,稚女如花坠晓枝。” 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大宋毕姻》:“更须夸兰玉祥开,何必虑熊羆占缓。” (3).指帝王得贤辅。典出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:“ 西伯 将出猎,卜之,曰‘所获非龙非彲,非虎非羆,所获霸王之辅’。於是 周 西伯 猎,果遇 太公 於 渭 之阳,与语大説……载与俱归,立为师。” 西伯 ,指 周文王 。 唐 杜甫 《赠崔十三评事公辅》诗:“ 燕王 买骏骨, 渭老 得熊羆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送郓州知府宋谏议》诗:“舟檝 商巖 命,熊羆 渭水 占。” (4).比喻贪残的人。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愍命>》:“麒麟奔于九皋兮,熊羆羣而逸囿。” 王逸 注:“熊羆,猛兽,以喻贪残也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