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《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》 全文: 孟子自夸心不动,未试永嘉铁轮重。 弟兄六十老病余,万里同遭海隅送。 长披羊裘类严子,罢食猪肝同闵仲。 大男留处事田亩,幼子随行躬釜瓮。 低眉语笑接邻父,弹指吁嗟到蛮洞。 茅茨一日敢忘葺,桑柘十年须勉种。 来时邂逅得相携,归去逡巡应复从。 莫惊忧患尔来同,久知出处平生共。 虽令子孙治家学,休炫文章供世用。 颍川筑室久未成,夜来忽作西湖梦。
名句书法欣赏 低眉语笑接邻父,弹指吁嗟到蛮洞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低眉 形容顺从或和善的样子 低眉信手续续弹,说尽心中无限事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语笑谈笑。《南史·袁粲传》:“郡南一家颇有竹石, 粲 率尔步往,亦不通主人,直造竹所,啸咏自得。主人出,语笑款然。” 宋 陈师道 《春怀示邻里》诗:“剩欲出门追语笑,却嫌归鬢着尘沙。” 清 吴伟业 《吴门遇刘雪舫》诗:“忽然语笑合,与我谈生平。” 接邻 邻接 弹指 极短时间 一弹指的工夫 吁嗟(1).叹词。表示忧伤或有所感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吁嗟嘿嘿兮,谁知吾之廉贞。”《文选·谢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诗>》:“平生仰令图,吁嗟命不淑。” 李善 注引 薛君 《韩诗章句》:“吁嗟,嘆辞也。” 陈毅 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吁嗟我与汝,沧海之一粟。” (2).叹词。表示赞美。 明 黄溥 《闲中今古录》:“至今儿孙主沙漠,吁嗟 赵 氏何其隆!” 清 黄遵宪 《纪事》诗:“吁嗟 华盛顿 ,及今百年矣。” (3).哀叹;叹息。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:“民恶其残虐,莫不吁嗟。”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救边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为亏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二○四:“世人何事可吁嗟,苦乐交煎勿底涯。”《剪灯新话·秋香亭记》:“女吁嗟抑塞,不能致辞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五回:“那鸚哥便长叹一声,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