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》 全文: 司空出东夷,童稚刷劲翮。 追随燕蓟儿,颖锐物不隔。 服事哥舒翰,意无流沙碛。 未甚拔行间,犬戎大充斥。 短小精悍姿,几然强寇敌。 贯穿百万众,出主由咫尺。 马鞍悬将首,甲外控鸣镝。 洗剑青海水,刻铭天山石。 九曲非外蕃,其王转深壁。 飞兔不近驾,鸷鸟资远击。 晓达兵家流,饱闻春秋癖。 胸襟日沈静,肃肃自有适。 潼关初溃散,万乘犹辟易。 偏裨无所施,元帅见手格。 太子入朔方,至尊狩梁益。 胡马缠伊洛,中原气甚逆。 肃宗登宝位,塞望势敦迫。 公时徒步至,请罪将厚责。 际会清河公,间道传玉册。 天王拜跪毕,谠议果冰释。 翠华卷飞雪,熊虎亘阡陌。 屯兵凤凰山,帐殿泾渭辟。 金城贼咽喉,诏镇雄所搤。 禁暴清无双,爽气春淅沥。 巷有从公歌,野多青青麦。 及夫哭庙后,复领太原役。 恐惧禄位高,怅望王土窄。 不得见清时,呜呼就窀穸。 永系五湖舟,悲甚田横客。 千秋汾晋间,事与云水白。 昔观文苑传,岂述廉蔺绩。 嗟嗟邓大夫,士卒终倒戟。
参考注释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清时清平之时;太平盛世。《文选·李陵<答苏武书>》:“勤宣令德,策名清时。” 张铣 注:“清时,谓清平之时。” 三国 魏 曹操 《清时令》:“今清时,但当尽忠于国,效力王事。” 唐 岑参 《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赠》诗:“微才弃散地,拙宦慙清时。” 清 曹寅 《一日休沐歌》:“清时低赁 伯通 廡,残年高枕 瞿曇 书。” 呜呼(1)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、悲痛等 呜呼!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。——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(2)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窀穸(1) 墓穴 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 (2) 埋葬 轮移北隍,窀穸东麓。——《文选·谢惠连·祭古冢文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