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接要楼作歌》 全文: 高楼接要向所题,名虽率意颇具思。 试思要为凡之对,得要御凡无不宜。 千山万树围四邻,那能一一穷其奇。 楼窗八面纳以朗,山庄每至必拾梯。 曰高曰深莫弗具,一静千状呈前披。 心不劳何况耳目,是得要乎犹然疑。 然疑亦岂徒在此,吾将用之于万几。
参考注释要御拦阻控制。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若夫无秋豪之微,芦苻之厚,四达无境,通于无圻,而莫之要御夭遏者,其袭微重妙,挺挏万物,揣丸变化,天地之间,何足以论之!” 无不没有不;全是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,无不覆幬。” 唐 韩愈 《元和圣德诗》序:“风雨晦明,无不从顺。” 金 王若虚 《<论语辨惑>序》:“凡六经 孔子 之书,无不牵合其论,而上下其词也。” 鲁迅 《朝花夕拾·<狗·猫·鼠>》:“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,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,便是书籍的装潢,玩具的工致,也无不令人心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