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文馆学士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唐代崇文馆长官,无常员,掌经籍图书,教授学生,无其人则庶子领馆事;乾元初以宰相为之,总馆事。
词语分解:
- 崇文的解释 1.谓崇尚文治。魏书·高祖纪下:“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,修武以寧八荒,然於习武之方,犹为未尽。” 唐 李暠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:“偃武 尧 风接,崇文 汉 道恢。”2.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。文选·王融<三月三日曲水诗序>:“协律、揔章之司,厚伦正俗;崇文、成均之职,导德齐礼。” 张铣 注:“崇文、成均,文学官也。”
- 学士的解释 1 ∶学位的一种,通常是初级或最低级学位文学士2 ∶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
历史知识推荐:应㧑谦
1615—1683 明末清初仁和今浙江杭州人,字嗣寅,学者称潜斋先生。明亡后,自以故国诸生,绝意进取。康熙十八年1679,举博学鸿词,有司欲荐之,遂称病不许,惟闭门讲学著述。于学贵能自得,既不喜陆王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