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同的《古木寒林歌(甲寅)》 全文:遂阳山城万家邑,古木参天蔽原隰。
 虎踞老石龙回空,雷擘苍崖起群蛰。
 故人结茅溪上居,日临流水观扶疏。
 因怀万牛栋梁重,乘兴偶谒承明庐。
 沧海无际百川趋,挂席欲进空踌躇。
 故山乔木邈何许,但见万里连荒墟。
 秋风江山客衾簿,梦到家山旧丘壑。
 青林白日谁共閒,远望有人高倚阁。
 解印翩然归故丘,再睹古干交螭虬。
 栋梁无用甘樗散,与尔老寿同千秋。
 紫阳山人笔如舌,为尔写向鹅溪雪。
 堂上今亦生枫树,安得长歌继前哲。
 
 参考注释堂上(1) 尊长居住的地方。 拜夫人于堂上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(2)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启阿母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堂上阿奶仅汝扶持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 长歌(1).放声高歌。 汉  张衡 《西京赋》:“女娥坐而长歌,声清畅而蜲蛇。” 唐  李贺 《长歌续短歌》:“长歌破衣襟,短歌断白髮。” 明  何景明 《赠郑佐》诗:“ 老郑  空同 客,长歌 北海 尊。” 清  邹容 《和西狩》:“目瞑负多久,长歌招国魂。” (2).篇幅较长的诗歌。 唐  司空图 《冯燕歌》:“为感词人 沉下贤 ,长歌更与分明説。” 前哲亦作“ 前喆 ”。前代的贤哲。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:“夫岂无辟王,赖前哲以免力。” 南朝  宋  谢灵运 《山居赋》:“仰前哲之遗训,俯性情之所便。” 唐  李德裕 《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》诗:“逸人缀清藻,前哲留篇翰。” 清  钱谦益 《刑科给事中薛大中授征仕郎》:“在昔 三原 ,粤有前喆,奏牘流播,炳若丹青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