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曹勋的《和李次仲韵》 全文:先生酒柱史后,酒道价连城酒重。
 火龙酒燎金鼎,玉楼讵可冻。
 扁舟造交旧,已奏少微动。
 蔼然交风畅,举世士莫共。
 雪声洒篷背,皓彩耿幽梦。
 相见忻把酒,清啸尘落栋。
 原奉圯桥履,岂惮吏部瓮。
 六凿方有愧,一锥烦屡痛。
 益知仁者心,新诗得频讽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原奉圯桥履,岂惮吏部瓮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圯桥指 秦 末 张良 与一老父相遇并受《太公兵法》之桥。事见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。桥后毁废,故址在今 江苏省  邳县 南。 北魏 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沂水》:“一水逕城东,屈从县南,亦注 泗 ,谓之 小沂水 。水上有桥, 徐泗 间以为圯,昔 张子房 遇 黄石公 於圯上,即此处也。”因称此桥为 圯桥 。 北周  庾信 《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》:“ 圯桥 取履,早见兵书;竹林逢猿,徧知劒术。” 唐  杨炯 《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 吕望 垂竿於 渭 涘,道峻匡 周 ; 张良 授策於 圯桥 ,功崇佐 汉 。” 唐  李白 《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》诗:“我来 圯桥 上,怀古钦英风。唯见碧流水,曾无 黄石公 。” 明  李贽 《答袁石公》诗之五:“路逢进履者,定知过 圯桥 。” 吏部(1) 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。主管吏的任免、考课、升降、调动等事务。长官为吏部尚书。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时韩愈吏部权 京兆。—— 宋·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 吏部拟用左通政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 (2) 又 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