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佚名 |
释义 |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原文[黄簇为徽]北方之神,执槿司冬。三时务逐,于焉告功。 礼备乐作,归功于神。 风马来游,永锡斯民。 诗词问答问: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的作者是谁?答:佚名 参考注释北方(1) 向北的方向;地球北极的方向 (2) 特指中国黄河以北的地区 北方有侮臣者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 且北方之人,不习水战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三时(1).指春、夏、秋三季农作之时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“洁粢丰盛,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。” 杜预 注:“三时,春、夏、秋。” 唐 元稹 《茅舍》诗:“我欲他郡长,三时务耕稼。”《新唐书·刘蕡传》:“愿陛下废百事之用,以广三时之务,则播植不愆矣。” (2).夏至后半个月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夏日应令》诗:“五月炎蒸气,三时刻漏长。” 明 周之玙 《农圃六书·占候·五月占》:“夏至后半月为三时,头时三日,中时五日,三时七日。” (3).早、午、晚。 唐 高适 《燕歌行》:“杀气三时作阵云,寒声一夜传刁斗。” 明 刘若愚 《酌中志·大内规制纪略》:“各有佛堂以供香火,三时鐘磬,宛如梵宫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尊隐》:“日有三时,一曰蚤时,二曰午时,三曰昏时。” (4). 印度 分一年为热、雨、寒三时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:“ 如来 圣教,岁为三时: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,热时也;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,雨时也;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,寒时也。” (5).佛教谓 释迦牟尼佛 逝世后,佛法将经历的 * 、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。一般认为 * 五百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万年。见 南朝 陈 慧思 《立誓愿文》。 唐 窥基 《大乘法苑义林章》卷六:“佛灭度后,法有三时,谓正、像、末。具行教、行、证三,名为 * ;但有教、行,名为像法;有教无餘,名为末法。” 于焉从此;于此。 唐 顾况 《塞上曲》:“酣战祈成功,于焉罢边衅。” 唐 唐彦谦 《游南明山》诗:“于焉偶閒暇,鸣轡忽相聚。” 于是。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:“所谓伊人,於焉逍遥。” 朱熹 集传:“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遥而不去。” 陈奂 传疏:“《玉篇》:‘焉,是也。’言於是消摇也。今字作‘逍遥’。”《后汉书·董卓传论》:“及残寇乘之,倒山倾海, 崑冈 之火,自兹而焚,《版》《荡》之篇,於焉而极。” 唐 元稹 《相和歌辞·决绝词》:“有美一人,於焉旷絶。” 明 刘基 《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》诗:“珍重无生侣,於焉托清净。” 备乐指具备文德、尽善尽美的音乐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二年》:“貺之以大礼,重之以备乐。”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干戚之舞,非备乐也。” 郑玄 注:“乐以文德为备,若《咸池》者。 孔子 曰:‘《韶》,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’谓‘《武》,尽美矣,未尽善也’。” 风马(1).指疾驰如风的马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灵之下,若风马,左仓龙,右 * 。” 唐 杜甫 《朝享太庙赋》:“园陵动色,跃在藻之泉鱼;弓剑皆鸣,汗铸金之风马。” (2).指风。 宋 薛季先 《吴江放船至枫桥湾》诗:“风马座中生,天幕波中出。” (3).挂在檐间的铁马。风吹相击发声。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闹殇》:“甚飞丝繾的阳神动,弄悠扬风马叮咚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候约》:“重簷风马催愁起,影彻孤幃思转迷。” 清 惜秋旅生 《维新梦·写本》:“看一派冰蟾泻冷,听几番风马敲凉。” (4).犹言风马牛不相及。比喻毫不相干的事物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断限》:“其於 曹氏 也,非唯理异犬牙,固亦事同风马。”参见“ 风马牛不相及 ”。 斯民指老百姓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。”《管子·侈靡》:“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,斯民之良也。” 晋 陆机 《答贾长渊》诗:“乃眷三哲,俾乂斯民。” 宋 曾巩 《福州上执政书》:“寇旱之餘,曾未朞岁,既安且富,至於如此,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!” 鲁迅 《悼杨铨》诗:“何期泪洒 江 南雨,又为斯民哭健儿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