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《茅斋》 全文: 闲亭照白日,一室罗古今。 偶焉此栖迟,抱膝悠然吟。 吟罢有余适,散瞩复披襟。 时开玉怀卷,或弹珠柱琴。 檐树吐新花,枝头语珍禽。 花发饶冶色,禽鸣多姣音。 色冶眩春目,音姣伤春心。 夕阳下虞渊,寂莫还空林。 清光复相照,片月西山岭。 东园桃李姿,是妾嫁君时。 燕婉为夫妇,相爱不相离。 良人忽远征,妾独守空帏。 忧来恒自叹,冀死魂追随。 又念妾死时,谁制万里衣?幸有双鲤鱼,拟为寄君辞。 终日不成章,含泪自封题。 君若得鲤鱼,剖鱼开素书。 但看行中字,一一与泪俱。
名句书法欣赏 吟罢有余适,散瞩复披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有余(1) 有剩余 绰绰有余 (2) 有零 五十有余 披襟(1).敝开衣襟。多喻舒畅心怀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风赋》:“有风颯然而至,王廼披襟而当之曰:‘快哉此风!’” 宋 张景星 《秋日白鹭亭》诗:“开樽屏丝竹,披襟向萧籟。” 清 杜岕 《张大育头陀抱琴来同孟新听弹》诗:“一曲《涂山操》,披襟此日过。” (2).指衣衫破烂,把衣襟拖挂下来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四章二:“那些壮丁们在每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卫生衣……大框小洞,带片披襟,甚至有的一边袖筒短了一截。” (3).亦作“ 披衿 ”。犹披心。谓推诚相与。《晋书·周顗传》:“ 伯仁 总角於东宫相遇,一面披襟,便许之三事,何图不幸自貽王法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<临海伏府君集>序》:“与君道合神遇,投分披衿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赠卢五丈参谋琚》诗:“入幕知 孙楚 ,披襟得 郑侨 。” 清 陈盟 《与亲友话旧》诗:“所愿故乡归有路,披襟重话再生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