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《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》 全文: 淮上一相遇,忆在京都时。 虽惊岁月换,未改松桂姿。 童侍两三人,瓶锡相与随。 自言东越来,箧中多好诗。 文字皆妥帖,业术无倾欹。 前辈尝有言,清气散人脾。 语妙见情性,说之聊解颐。 始推杼山学,得非素所师。 此固有深趣,吾心久已知。 横琴乃玄悟,岂必弄鸣丝。 古乐众少听,谁知彼吹篪。 师旷没世后,伯牙众身悲。 愿同黄鹄举,远归沧海涯。 老骥虽不病,长坂安可驰。 天台况奇胜,日夕劳梦思。 尚忝齿缨绶,终年趋路岐。 俯愧渊中鱼,游泳水之湄。 仰羡云间鸷,凌厉辞絷维。 居尝起斯念,未去情不怡。 今朝更道旧,感怆各嚬眉。 同游谢公门,远想袂沾洟。 惜哉胡不仁,碎彼东方琪。 又出数纸书,手泽尚可披。 眷眷畴昔意,於今当语谁。 复遗三百言,玩味自挽髭。 序事尽成故,慨吟良有资。 其词何亹亹,宛若对风规。 冷然耸心目,不觉整冠緌,重以超俗韵,顾予贱职司。 是犹猿鸟情,并此驽枥卑。 报投仍勉强,实谬匠者为。 应哂不量力,短兵兹已波。
名句书法欣赏 童侍两三人,瓶锡相与随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两三几个。表示少量。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九·相逢行》:“兄弟两三人,中子为侍郎。” 唐 皎然 《舟行怀阎士和》诗:“相思一日在孤舟,空见归云两三片。” 元 萨都剌 《秋词》:“清夜空车出 建章 ,紫衣小队两三行。”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一:“两三个星期的工夫,他把腿溜出来了。” 瓶锡僧人所用的瓶钵和锡杖。亦借指僧侣或僧侣生涯。 五代 齐己 《夏日荆渚书怀》诗:“中途息瓶锡,十载依公卿。” 唐 无名氏 《济度寺尼萧法愿墓志》:“瓶锡咸萃,冠盖毕臻。” 宋 司马光 《送文慧师归眉山》诗:“山鸟集掌中, 巴 猿侍瓶锡。” 相与 副词。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。可译为“共同” 舍人相与谏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卒相与欢。 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。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 因相与言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