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溪州铜柱 |
释义 | 溪州铜柱历史知识 溪州铜柱怎么写好看:
溪州铜柱历史词典解释五代十国时,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史彭士愁所立罢兵界标。后晋天福四年(939),彭士愁率溪、锦、奖等州蛮众与楚作战。次年战败,率田、向、覃、龚、朱等姓族人(今土家族先民)降楚。与楚盟于会溪(今湖南会溪坪),立铜柱,刻盟誓《复溪州铜柱记》。载彭氏所辖二十州与楚确立从属关系,楚对该部不征赋役、不强买、不兴兵侵害等条款。柱高一丈二尺,上端为八方形,每方宽15厘米,下端为圆形。宋时,铜柱曾被移动多次,记文空处并羼入宋人职衔姓名达五十余处。今迁于湖南永顺东南王村花果山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明甲将军明侍卫上直军士之一。永乐中置,隶三千营,备宿卫。后隶神枢营,计五百零二人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