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巩的《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幽谷晚饮》 全文: 先生卓难攀,材真帝王佐。 皎皎众所病,蜿蜿龙方卧。 卷彼天下惠,赴此一郡课。 幕府既可暇,山水乃屡过。 旌旗拂蒙密,车马经坎坷。 爱此谷中泉,声响远已播。 槎横势逾急,雨点绿新破。 旁生竹相围,竦竦碧千个。 遥源窅,盘石坦如磋。 游鳞戢可数,飞鸟嘤相和。 援琴薰风后,结宇寒岩左。 觥筵已得月,金纨尚围坐。 心如合逍遥,语不缀招些。 一时耸传观,千载激柔懦。 甘棠诗之怀,岘首泪尝堕。 况此盛德下,襦袴人所荷。 不假碑刻垂,栋牖敢隳挫。 当今甲兵后,天地合轗轲。 先生席上珍,岂忍沟中饿。 毋徐黑轓召,当驰四方贺。
参考注释游鳞(1).游鱼。 晋 潘岳 《闲居赋》:“游鳞瀺灂,菡萏敷披。” 唐 王维 《戏赠张五弟諲》诗之三:“设罝守毚兔,垂钓伺游鳞。” 元 廼贤 《赋环波亭送杨校勘归豫章》诗:“天空夕阴敛,川迴游鳞跃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登临》:“哦,死水一池!几匹游鳞,喁喁地向我私语。” (2).指龙。《文选·潘尼<赠侍御史王元贶>诗》:“游鳞萃灵沼,抚翼希天阶。” 李善 注:“游鳞,龙也。” 指游鱼。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北山亡其翔翼,西海失其游鳞。” 唐 方干 《陪胡中丞泛湖》诗:“綺绣峰前闻野鹤,旌旗影里见游鳞。” 清 吴嘉洤 《行感》诗之四:“官吏潜踪同伏鼠,商民逐货似游鳞。” 飞鸟(1).会飞的鸟类。亦泛指鸟类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鸚鵡能言不离飞鸟,猩猩能言不离禽兽。”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:“树木盛则飞鸟归之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赭白马赋》:“惕飞鸟之跱衡。” (2).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贬误》:“《风土记》曰:藏钩之戏,分二曹以校胜负。若人耦则敌对,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,或属上曹,或属下曹,名为飞鸟。” 相和 互相应和 当哭相和也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|